1、糧食作物。對晚稻田要加強田間水分管理,單季晚稻可采用淺、濕、間歇灌溉,養根保葉,加強抗旱能力;連作晚稻采取灌水護苗,減輕高溫敗苗。旱區要做好種植結構調整工作,增加旱糧作物。需補播補種或改種的田塊,應組織人力及時補播改種。要加強病蟲監測預報,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2、茶葉。有灌溉條件的茶園可采用灌溉抗旱,灌溉量宜視天氣情況和茶樹需水狀況而定。利用作物秸稈、山草、綠肥、薄膜、遮陽網等覆蓋茶園行間土壤,減少水分蒸發,保持土壤濕度。對受旱茶樹的枯枝干葉及頂梢萎蔫生育無力的茶園,待旱情緩解后,要及時進行修剪,讓茶樹盡快恢復長勢。
3、蔬菜。設施蔬菜可以覆蓋遮陽網,降低棚內溫度。露地蔬菜可利用稻草浮面覆蓋,保證正常生長。適情搶播一批抗熱速生葉菜,保障市場蔬菜供應不斷檔。
4、果園。水源便利的果園采取少量多次灌溉方式,保持土壤濕潤;采取稻草、雜草覆蓋樹盤方式,保水并減緩水分蒸發。合理進行修剪,減少水分蒸騰量。
5、晚稻施肥。目前水稻絕大部分已經完成拋秧、機插和直播,完成早的要追肥了,應根據基肥的施用的多少,適量施用追肥,追肥品種有尿素、鉀肥和復混肥,一是施肥前田面要灌水2-4厘米深。二是在早晚氣溫較低時追肥。三是沒有露水時追肥。蔬菜追肥要少量多次,最好是溶于水中,再澆施肥于根部。
6、病蟲防治。指導農戶搞好農作物病蟲害防控,做好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病蟲害的監測,準確掌握病蟲發生動態,及時指導農戶落實防控措施。
7、畜禽防暑降溫。落實畜禽防暑降溫應對措施,指導農戶抓緊改善禽舍環境,供應充足飲水,合理安排飼喂方法和營養配比,做好棚舍的免疫消毒和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加強動物疫病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