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劉偉林)據悉,為進一步減少農藥面源污染,黑龍江在4個產糧大縣試點建設農藥集中配藥服務站。
黑龍江通過推廣普及綠色防控技術,重點采取生物、物理、生態防治手段,必要時使用高效、低毒、環境友好型農藥開展化學防治,使得化學農藥總用量顯著下降,單位面積用藥量已處于全國下游水平。但由于地多人少,在病蟲害防治上,對農藥的依賴性依然較高,農藥面源污染問題仍然普遍存在,突出表現在田間打藥隨意丟棄的農藥包裝廢棄物,打藥作業后隨意傾倒的剩余農藥殘液。這些散落和傾倒在保護地周邊、田邊地頭、林帶間、公路兩側及溝渠等公共地帶內的農藥包裝廢棄物和農藥殘液,嚴重破壞了當地生態環境。
為此,今年,在黑龍江省農委的部署下,黑龍江省植檢植保站在肇東、克山、龍江、富錦等4個產糧大縣建立了4個集中配藥服務站試點。通過統一集中配藥,解決了農戶分散配藥濃度不準、超量用藥的問題。統一配藥過程中對藥瓶的清洗,大大降低了廢棄包裝上的農藥殘存量,既減少農藥浪費,提高了農藥利用效率,同時減輕了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在殘液處理上,采用農藥殘液生物降解系統,全程封閉完成殘液回收、無害化生物降解過程,有效地避免了農藥殘液排入到生態環境。
據測算,每個集中配藥站使用壽命10年以上,每年可統一配制藥液150噸,年處理農藥殘液5噸,輻射覆蓋農田面積5000畝。在運行管理模式上,集中配藥服務站采取由當地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統一管理,選擇一家合作社具體承擔的模式,每個服務站培訓兩名專業操作人員負責設備操作及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