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余瑤)6月25日,肥料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研活動走進山東省臨沭縣,實地調研金正大集團。此次調研旨在為中國肥料行業把脈,尋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典型標桿和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引領全行業步入大聯合大發展的新階段。來自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上海化工研究院等部門單位相關負責人以及30余家媒體參與了調研活動。
調研組先后深入金正大集團復合肥、控釋肥、水溶肥、生物肥生產廠區、科研中心以及高產示范田,詳細了解了金正大肥料生產的工藝流程、節能環保和產品技術研發等方面的改革情況。據介紹,近年來,金正大加大了對新型高效肥料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加強專業農化服務隊伍建設,為種植戶提供作物全程營養解決方案,幫助農民實現土地的有效使用和作物的高效產出,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支撐。此外,金正大聯合行業上下游和高校科研院所,積極開展行業間的合作,通過聯合開發、生產以及渠道合作,共同推動肥料產業轉型升級。目前,金正大已經與16家氮肥企業、兩家磷肥企業、12家有機肥企業聯合抱團。
當天,金正大與上海化工研究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化肥生產技術提升、特種肥研發、國際標準制定等方面展開合作。
金正大集團董事長萬連步表示,雙方的合作將成為業內強強聯合、產學研協同發展的新標桿:“‘大聯合、大發展’將是金正大由制造向‘制造+服務’轉型的重要標志,也是我們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相信此舉將對肥料產業的轉型升級和現代農業服務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上海化工研究院院長李良君表示,面對化肥行業發展的各種矛盾,合作的智慧與創新的勇氣缺一不可,雙方將共同打造大聯合大發展的典范,為產業升級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探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
據悉,此次調研是今年3月26日啟動的“肥料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研”的重要一站。此前,調研組已先后走進江蘇、安徽、湖北三地多家企業實地調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