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農資店賣種子、化肥、農藥
扛了一天麻袋 磨了一天嘴皮

●幾十斤麻袋只是“小菜”
5月24日,早晨6點,我來到漣水縣豐田種業植保有限公司城北分公司門市。此時,叔叔已經開門營業,“不錯嘛,真的來了。來,先幫我把這些搬到門口。”叔叔指了指屋里的幾大摞種子和化肥樣品說道。“好嘞”,我二話沒說就開始了一天的體驗工作。
此時,大街上十分冷清,我不禁發問,“這么早開門會有生意嗎?”叔叔解釋說:“現在很多種植戶都在縣里打工,早上趁開工前有空,正好可以買點種子、化肥,晚上直接帶回家。不過,晚上也會有人來買,所以我一般晚上8點左右才關門。”就在叔叔給我解釋時,已經有人來買種子了。顧客買了2袋豆角種子,共2元錢。這時,叔叔遞給顧客一根煙,兩人開始閑聊起來。我心想,“這樣做生意不虧本嗎?2元錢的種子,刨去成本僅賺幾毛錢而已,還搭了根煙進去。”顧客走后,叔叔看到我滿臉的不解,立馬就猜到了我的“小心思”,“雖然賺不到什么錢,但是給根煙能讓別人對你有點好感,以后小麥、稻子就可能來你這買,我們這一行十分講究拉回頭客。”聽得似懂非懂的我繼續把樣品搬完,由于常年不干活,我很快就累得氣喘吁吁。
終于可以休息片刻,我仔細打量下,發現這小小十幾平米的地方堆滿各種種子、農藥和化肥樣品。“叔,如果平時顧客買的貨多,也都要由你一個人搬嗎?”叔叔淡然一笑,“那當然,這可是個力氣活,所以你今天得做好心理準備啊!”果然,不一會兒,就有位農戶來買了6畝地的種子,一共120斤,分3個口袋。我自告奮勇前去搬種子,3個口袋很快就送到農戶的電動車上。叔叔看著滿頭大汗的我說道:“省點力,這才剛剛開始。”
賣種子不僅考驗體力,也是對口才很好的鍛煉,這主要體現在“討價還價”上。
早上來買種子的人很多,但基本都會要求“還個價”,例如去個零頭、送點其他菜種等等。
快到中午的時候,叔叔有事外出,我一個人在門市看店。這時候來了一位大娘,想買點除蟲的農藥。我將她需要的農藥裝好,一共23元錢,這時候大娘開始還價了:“20塊吧,我以前都在你們家買的,熟客優惠點。”第一次遇到顧客還價,我一時也慌了神,只能學著叔叔和顧客討價的口氣說:“大娘,這些貨利潤本來就很低,實在不能再少了。就一兩塊的利潤,你這一下子把零頭抹掉,我們就虧本了啊。”大娘似乎很不滿意,說道:“你們老板呢,我跟他很熟,過去買了那么多東西,少3塊錢不行嗎?”此時我已“詞窮”,只能尷尬地“杵”在原地。正好叔叔這時回來,了解情況后就跟大娘解釋道:“這個利潤確實很低,您可以去別家比比看,我們以批發生意為主,價格肯定比別家低,所以您放心。”大娘最終還是沒買農藥,事后我向叔叔道歉:“真不好意思,這單沒做成。”叔叔寬慰我說:“沒事,這也不怪你,本來就一塊多的利潤,她那價格確實不能賣。而且我猜,一會兒她還會再來買,因為這一片其他經銷商大多是零售,都從我這里拿貨。價格肯定比我高一點,起碼不會比我低。”
過一會,那位大娘果然推著電動車回來了,“剛才那種農藥幫我配兩份,我還幫別人帶一份。”叔叔裝貨時還打趣說:“大姐,如果用著覺得好,您下次再來。這次價格不能少,但送您一袋絲瓜種子。”那位大娘也笑了:“你們家確實便宜,我下次還來。”看著她遠去的身影,我不禁嘆了口氣,這行確實不容易,不僅考驗體力,還包含了這么多與人交往的學問,這些都是我在辦公室里學不到的。
●討價還價還得多“練嘴”
●工作14小時
是買賣人的“日常”
轉眼就到了晚上5點半,這期間我主要幫叔叔將顧客要買的農藥配貨,并把這些種子和化肥搬到顧客的車上。一天下來,整個人都累得精疲力盡。尤其是兩條前臂,雖然帶了護袖,可還是紅腫起來,兩條腿也和灌了鉛一樣,完全沒有了早上的那股精神頭。叔叔看著我萎靡的樣子說:“要不你先回去,剩下的我來收收尾,估計也沒什么事了。”“沒事,我能堅持,這都一天下來了,還在乎最后這點時間。”我堅決地回答道。
晚上8點鐘,送走最后幾個客人之后,我一天的工作終于結束了。這14個小時的買賣,對我這個平時缺乏鍛煉,也不怎么和人打交道的人來說,確實是一種全新的體驗。
叔叔看著我疲倦的面容,拍了拍我肩膀說:“小伙子,干得不錯。晚上請你到飯店‘搓一頓’。”工作終于結束,我長舒一口氣,剛準備走,誰料叔叔又來了一句:“把這些樣品搬到屋里去,善始善終啊。”我“無奈”地看著店門口摞滿的種子和化肥口袋,心想:“叔,今晚這頓你可逃不掉了!” ■淮海晚報記者 于騰龍
淮海晚報官微二維碼

如果你想讓晚報記者去體驗你的職業或崗位,請把你的想法和聯系方式發送到淮海晚報官方微信,我們會及時和你聯系溝通。
這個你做不了,趕緊回家去,別影響我做生意”“你就讓我體驗一天,我保證聽從你的安排”“好吧,那你明早6點前到門市來”“好的”……5月23日,我跟做農資生意的叔叔央求了半天,才得到當一天農資店“伙計”的機會。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這份看似簡單的工作還真是對我體力和溝通能力的一次大考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