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受冬季氣溫高、春季降水多、土壤墑情好等因素影響,陜西省小麥穗期條銹病、蚜蟲呈重發態勢。各級政府和農業部門高度重視,迅速掀起防病治蟲高潮,落實“五強化、五到位”,努力奪取夏糧豐收。截至目前,全省實施小麥條銹病等穗期病蟲防控面積3580萬畝次,有效遏制病蟲擴散蔓延。
強化組織領導,責任落實到位。組織召開全省小麥穗期病蟲害防控現場會,印發小麥條銹病等重大病蟲防控通知。及時下撥中央財政和省財政資金3200多萬元,支持小麥重大病蟲防控。各級政府分管領導親自掛帥,各部門密切配合,層層落實防控責任,推進防控工作有序開展。
強化監測預警,宣傳引導到位。發揮全省80多個小麥病蟲監測點作用,加大調查頻次,密切關注小麥條銹病等病蟲發生動態。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微信等多種方式加強宣傳引導,共發布小麥病蟲害發生防治信息、電視專題宣傳和病蟲預報600多期,召開培訓會220場次,培訓人員10多萬人(次)。
強化科學防控,減量控害到位。組織專家制定防控技術方案,落實“五個堅持”。小麥條銹病堅持“科學監測、打點保面”;蚜蟲堅持“關口前移、壓前控后”;小麥赤霉病堅持“預防為主、主動出擊、見花打藥”。同時堅持“因地制宜,統籌兼顧”,以條銹病、赤霉病、蚜蟲為重點,兼顧白粉病、吸漿蟲防控;堅持“科學合理、輪換用藥”,延緩抗性產生,實現農藥減量控害。
強化統防統治,提高防效到位。整合資金重點扶持專業化防控組織,及時購置藥劑調撥病蟲重發市、縣(區),大力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示范帶動群防群治。據統計,已實施統防統治面積超過600多畝,占小麥種植面積近40%,有力推動了小麥重大病防控工作開展。
強化督查指導,防控措施到位。在小麥穗期病蟲防控關鍵期,省農業廳先后4次派出12個督查組,分赴各地開展防控督導。省植保站組派6個專家組,在10個市(區)開展為期30天的巡回技術指導。據統計,全省共派出6000多名干部,深入基層,進村入戶,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扎實推進各項防控措施落到實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