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民日報 》( 2017年05月04日 07 版)
干濕交替促早發當前,早稻應科學管水,以水調溫助早發。灌返青養苗水,水層以15~17毫米為宜,在此基礎上做到因天管水,即雨天、陰天可深灌一點,晴天淺一點,使水溫、泥溫高于氣溫2℃~3℃。分蘗期管水堅持干濕交替、以濕為主,灌水深度因田而異。土田及保水性好的田一般在17毫米左右,保水性較差或沙壤土稍深一些,一般20~30毫米,以使早稻快分蘗。
足肥早追早發一是早追,搶晴天時,插秧后7~10天,迅速施用一次肥料;二是施肥數量要足,每畝追施尿素5~7.5公斤;三是對缺肥田塊要重施,尿素每畝不少于7.5公斤;四是根據當前天氣冷暖變化和冷浸爛泥田及僵苗情況,每畝補施鉀肥2.5~3公斤加鋅肥1公斤,做到在插秧后20天根治僵苗,追肥后一個星期,對三類苗補施一次肥料。
及時化學除草早稻田間主要雜草是禾本科的稗草、千金子;莎草科的水莎草、異形莎草;闊葉類雜草的矮慈姑、竹節草等。可采用拌土或拌化肥施用的除草劑有:25%精克草星,每畝25~35克,移栽后5~9天撒施;20%鋤王,每畝30~45克,移栽后5~12天撒施。上述除草劑任選一種,每畝拌細土或化肥20~25公斤,于上午稻葉露水干后或下午4點以后均勻撒施。
防治病蟲保早發旱育秧易引誘螟蟲產卵,卵孵期一般在5月中下旬,應以殺蟲雙、必殺螟等進行一次藥劑防治,早稻紋枯病幾乎每年都是重發生,要勤檢查,及時用藥。 李翠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