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楊娟)“在確保糧食播面總體穩定的前提下,適當調減非優勢產區糧食面積。”日前,記者從湖南省春季農業生產會議上獲悉,湖南今年計劃在去年基礎上再調減50萬畝左右糧食面積,用來發展一年生高效經濟作物。
目前,湖南省早稻集中育秧面積1200萬畝左右,農情調度預計今年全省早稻種植意向面積2010.5萬畝,同比減少29.3萬畝;特色旱雜糧322萬畝,增加24萬畝;糧改飼43.9萬畝,增加15.9萬畝;夏收油菜、蔬菜面積均有所增長。
湖南省農委主任劉宗林表示,抓好當前春季農業生產,是打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開局仗。各地要圍繞調優調強調順的目標,積極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湖南省農委將按照國家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安排,全面啟動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保護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劃定工作,并圍繞“三區”定位開展春季各項農業生產。
今年湖南省春季農業生產總體思路是穩糧優經擴飼,通過藏糧于地、藏糧于技、藏糧于制來穩,集中力量建設環洞庭湖區、湘東湘中丘陵區等糧食核心功能區,在確保糧食播面總體穩定的前提下,適當調減非優勢產區糧食面積,全省今年計劃在去年基礎上再調減50萬畝左右;提升經濟作物的質量檔次,加大老茶園、老果園的改造力度,提高產量和效益。大力發展蔬菜、茶葉、小水果、食用菌、中藥材、油料等特色經濟作物,特別是加強城郊設施蔬菜多樣化基地、粵港澳蔬菜供應基地建設;穩定生豬養殖業,擴大奶牛、內牛、山羊等草食動物養殖規模,加快地方特色家禽、名特優水產品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