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作為一家種子企業如果弄不出來幾個新品種,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在種業混的。但面對手里的新品種很多種企經營者且又無所適從,躊躇不定,幸福突然帶來了煩惱。品種審定制度的變化,也算給嬌生慣養的種子企業舉行了“成人禮”,自己拉完屎該學會自己擦屁股了。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這方面“朋友圈”的強大,想想都可怕。怎么在如此多的品種中突出重圍,消除幸福的煩惱?怎么才能在新的游戲規則下進退自如,降低自身的經營風險?怎么讓品種的負面信息消滅在萌芽狀態,正能量得以傳遞?要解決這些問題,筆者認為首先要從品種定位做起。
品種定位設計方面較多,本文僅就品種區域定位談談個人的淺見,我認為這是解決開篇三個問題之首要。找準品種的優勢區域,做到揚長避短,突出重圍,我認為要通過以下三步來完成。
第一步,大田條件下的品比試驗,探索潛在的缺陷與優勢。
做好該試驗的關鍵點是選點與對照設置。品種的缺陷必須在較大的脅迫壓力下才能表現出來,所以該階段試驗布點區域必須選擇在特定的脅迫區,如穗腐病高發區、常年風口(倒伏)區、重葉斑病區、干旱區、高溫熱害區等。差異是比較出來的,怎么設置對照非常關鍵。一般設置兩個對照品種,一個當地主栽品種,一個顯著缺陷或優勢品種。由于該階段主要了解品種的缺陷或優勢,所以對試驗的調查以抗病性、抗蟲性、抗非生物逆境為主。條件不允許不建議進行考種測產。
第二步,知己還要做到知彼,找出最優區域。
在上一步試驗基礎上,基本了解了品種缺陷與優勢后,就要在合法的區域內進行布點;做好該階段工作有兩個關鍵點,一是根據品種缺陷,風險區域堅決不去,這是品種定位的紅線。如果試驗發現品種存在重大穗腐風險就不要往低洼高濕區域布點;如果試驗發現品種不抗高溫就不要在高溫頻發區域布點。這時一旦品種表現出重大缺陷,“朋友圈”有可能刷屏,最終也會影響到其它區域的信心。規避品種缺陷從布點開始。二是根據品種優勢,多布點比較。如果品種抗旱性好,就在一些崗地、沒有水澆條件的常年干旱區域多布點;如果高抗某病害,就在其高發區多布點。跟高手過招贏了說明你是高手中的高手,所以對照品種依然為主栽品種或處在上升趨勢的苗頭品種,對照品種設置非常重要,切記!切記!該階段主要了解新品種與當地主栽品種比較有那些優勢,差異在哪里;如果進入該區域有多大把握一舉取得勝利,最終確定哪里是最優區域,這是將來推廣的發力點。該階段工作務必求細,對品種各個生育時期的農藝形狀進行調查,成熟后建議進行考種、測產、分析比較,做到知己知彼。
第三步,示范引領,密集布點,打殲滅戰。
通過以上兩步的工作,確定了品種的最佳區域在哪里,這時候就要圍繞高標準示范田建設與密集布點開展工作。該階段務必要集中優勢兵力于“一點”(一個縣甚至一個鄉鎮),要打就打殲滅戰,讓對手不要存在抵抗的幻想,在此建立第一個自己的“井岡山”。對臨近外圍市場繼續按二步的工作進行推進,繼續探索其優勢區域,為形成燎原之勢,準備好“革命”的火苗。
我認為以上的三步工作才是種業推廣工作的開始,也正因為有了這三小步,新品種才能夠邁出突出重圍的一大步。
結束語:
“品種井噴”時代,如果不能對手里的品種進行清晰的定位及梯度規劃,經營者必然會顯得手忙腳亂不得要領,最終造成所有品種都無法上量甚至“見光死”。因為推廣者對自己品種,對競爭對手品種,對推廣區域環境沒有進行深入的了解,但一心想著做成“大品種”大賺特賺,品種布點全面撒網,最終不但魚沒有撈上來,網也丟了。未來的種業市場區域性品種趨勢愈加明顯,這是由品種數量、產業需求結構、地域生態、機械化程度、種植效益比、種企運作等所決定,所以這決定了我們推廣上品種定位要準,產品策略要聚焦再聚焦,建立自己的“井岡山”,然后再去撒播革命的火種,引燃你“大品種”的“原”。
種業營銷充滿了層出不窮的創意,五花八門的手段,但有時候你會的越多越感到無力與無助。繁華與紛雜不過都是營銷的工具而已,并不是種業營銷的本原所在。通過試驗實現品種精準定位,通過示范向用戶展示產品價值所在,通過觀摩對用戶形成心靈震撼,通過渠道實現產品流通,通過促銷實現銷量突破。我認為這些質樸的東西,才是種業營銷的力量,才是種業營銷的本原。我相信我們天然質樸的種業人一定會做得更好!
來源:說說玉米那些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