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的關鍵年,也是農業結構性調整的關鍵年,還是落實新《種子法》三個配套規章的第一年,我縣種子市場監管工作要認真履行單位監管職責,強化服務,切實加強“宣傳培訓、生產經營備案、種子市場監管”三個重點,全力做好新《種子法》及3個配套規章的宣傳貫徹,“四措并舉”,加強種子市場和基地監管,確保農業用種安全。
一、強化宣傳培訓,進一步提高法律意識
為了提高種子從業人員素質,于2月24日再次舉辦了全縣種子從 業人員培訓,召開交流座談會,專題就新《種子法》及三個配套規章進行再學習,再理解,再交流;為方便廣大種子從業人員,建立了名為“隴西種子人”的微信工作群,在群里共享國家、省、市、縣有關種業發展的重要政策、法律規章、通知和公告等,提高種子管理人員種子市場監管能力和監管水平,增強種子從業人員的知法、守法、合法經營意識。并為參訓人員頒發培訓證書。
通過組裝宣傳車,在重點集鎮、重點市場巡回宣傳,增強農民朋友如何正確的選種、購種和用種的能力和意識。在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我們印發《致全縣農民朋友的一封信》20000余份,提醒廣大農民朋友在購種時要多看、多問、多比較,謹慎購種,購種時做到“五要五不要”,即:一要到正規門店購買,二要辨清標識,三要購買適合當地種植的品種,四要留憑證,五要謹慎購買非主要農作物種子,提高他們的維權意識。
二、狠抓種子市場監管,規范種子市場秩序
為貫徹落實《種子法》及配套規章精神,進一步規范種子市場秩序,確保農民能在市場上買到放心種、優良種。從2月20日開始,隴西縣種子管理站嚴格按照監管規定程序,全面檢查,不留死角,靠實工作責任。在全縣范圍內以玉米、馬鈴薯、胡麻、蔬菜種子為重點檢查對象,對分布在17個鄉鎮36個行政村的11家種子生產經營企業和100多家種子經營門店開展專項檢查和種子質量抽檢和封樣。檢查的主要內容有企業和門店經營資質、備案情況、臺賬的建立、種子標簽,查散裝種子和無標簽種子。加強雜交玉米種子、胡麻種子質量抽檢工作,種子質量抽檢和封樣工作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累計抽取樣品82個,對抽檢的樣品,由室內檢驗員開展芽率測定,對達不到國家規定要求的種子,將進行報檢,力求切實做好種子質量把關工作,確保我縣農民用種安全。目前已完成馬鈴薯脫毒種薯各級樣品51份,其中:原原種12份,原種24份,一、二級種薯分別為12份、3份;脫毒苗6份,共計抽取馬鈴薯病毒檢測樣品57份的PVX、PVY、PLRV 檢測,檢測結果顯示,馬鈴薯脫毒種薯“一分田”工程涉及的合作社和農戶自繁的青薯9號一級、黃洋芋、青薯9號二級樣品的PLRV呈陽性,其余檢驗項及其它樣品的各項均呈陰性。4個胡麻種子樣品和39個玉米雜交種子樣品發芽率符合國家標準。
三、規范臺賬,抓好種子生產經營檔案和種子進銷貨臺賬檢查
種子生產經營檔案是種子生產經營過程中形成的反映生產、經營各環節真實情況的原始記載或憑證。新修訂的《種子法》和《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管理辦法》對種子生產經營檔案、種子銷售臺賬載明事項、具體內容和保存期限作了明確規定。我們專門為全縣種子生產經營企業和門店印參照省上制定的《種子生產經營檔案》和《種子進銷貨臺賬》格式,印制了《種子進銷貨臺賬》,檢查指導種子從業人員建立健全種子生產經營檔案和種子進銷貨臺賬。實行分鄉鎮、分人員、定責任,加強對種子企業和門店的監管,促進其建立健全臺賬;對不符合要求的企業和門店要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將移交所在鄉鎮綜合執法所處理。
四、嚴格市場準入,加強種子生產經營備案
為了加快推進種子生產經營備案工作的實施,切實做好種子生產經營備案工作,今年以來,隴西縣種子管理站嚴格執行《種子法》、《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辦法》的有關規定,將種子生產經營備案作為一項重要職責和加強種子管理的重要抓手,嚴格按照新的種子生產經營備案流程進行管理工作。經過種子站工作人員晝趕夜加,備案工作效果明顯。截止目前,已完成備案113家,其中委托生產2家,委托代銷備案17家,經營不分裝104家。及時對本區域經營的農作物種子種類、品種、數量、來源、質量情況等有關內容登記備案,隨時掌握各經營門店的種子經營情況,建立種子經營檔案,要求經營檔案載明每批種子的調進、銷售去向等內容,銷售給購種農戶時,開具有效發票,全面掌握轄區內種子調入渠道和銷售去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