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農業部發布《關于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意見》,指出要加快現代種業創新,扶持壯大一批種子龍頭企業,推動新一輪農作物品種更新換代。
自古以來,我國以農業為本,農業則以種為先,種子是最基本的農業生產資料,種業的發展關系著億萬農民的切身利益。為了鼓勵種業發展,我國先后出臺了多項扶持政策,如全面放開種子價格、啟動國家種業科技成果產權交易平臺等。
在政策刺激下,種業迎來了快速發展。據前瞻數據庫統計,2014年,種業企業注冊資本1億元以上企業達106家,同比增長接近200%,銷售額過億元企業119家,增幅30%。
不過,種子行業仍面臨不少阻礙。其一,種業市場集中度不足,企業數量多、規模小。2011年,我國種子企業數量達到8700家,即便經過多年整合,到2014年時仍有5200家。
其二,種業亂象叢生,套牌套包、以次充好、制假售假等問題不斷。各種亂象滋生,主要是企業法律意識薄弱,加上違法成本低、市場監管不到位,在暴利驅使下,通過套牌套包、制假售假等方式謀取利益。
未來,要繼續推動種業兼并重組,提高市場集中度。同時,從源頭處入手,完善市場機制,提高準入門檻,淘汰落后產能,徹底根治種業市場亂象。
事實上,各大種子企業已開始有所行動,在研發投入、兼并重組、資源整合、基地建設等方面加快整合步伐,行業集中度有望得到進一步提升。
我國也不斷出臺相關政策,鼓勵種子企業間進行兼并重組,如上述農業部發布的《意見》。種子龍頭企業通過整合農作物種業資源,優化資源配置,才能成長為具有核心競爭力和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種子企業。
總的來說,作為名副其實的農業大國,我國種子行業具有巨大、穩定的市場需求,未來前景十分廣闊。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種子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預計,到2020年,我國種業銷售額將達到1547億元。
2015-2020年中國種子行業市場規模預測(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此外,隨著我國種業市場發展壯大,國際種業巨頭也將加碼布局。國際種業巨頭加入,將帶來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技術,同時也進一步促進國內種業優勝劣汰、洗牌整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