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趙廣立) 近日,“2016年全國農產品加工科技創新推廣活動”在合肥舉行。來自全國各地550余家農產品加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加工企業和研發中心等單位的近千人參加。活動實現農產品加工科技成果對接100余項,科企合作現場簽約8個重點項目,總額逾3億元。
“十三五”時期,我國農業科技力量布局將有重大調整。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長劉艷指出,農業科研力量過去主要集中在育種、栽培、質保方面,目前這些方面已趨近成熟;今后,科研投入將重點傾向農業機械化、農產品加工業和質量安全方面。
“總結國民經濟發展的一般經驗,我們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現代農業的出路在一、二、三產業融合,關鍵在農產品加工。”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李金祥在活動發言中表示,農產品加工業具有行業覆蓋面寬、產業關聯度高、中小微企業多、帶動農民就業增收作用強等顯著特點,是現代農業的重要標志。
活動現場公布了由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中心組織評選出的2016年度農產品加工業十大科技創新推廣成果、十佳青年科技人才及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體系科技創新十強研發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