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預防凍害的播種技術
一是根據當地的氣候生態條件,選用冬春性適宜的品種。
二是播期與品種相適應,在一個地區應先種冬性品種,后種半冬性品種。黃淮南部麥區半冬性偏春性品種,要嚴格按照農技部門指導的時間播種,不可偏早種植。
三是適量播種,播量過大麥苗密集,躥高生長,易遭受凍害,應采用半精量播種技術,培育壯苗,提高抗寒力。
2.補救小麥凍害的應變技術
(1)冬季凍害。
主要補救措施:一是及時追施氮肥,促進小分蘗迅速生長。主莖和大分蘗已經凍死的麥田要分二次追肥,第一次在田間解凍后每畝開溝施尿素10公斤,缺墑麥田對水施用;第二次在小麥拔節期,結合澆水每畝施10公斤尿素。僅葉片凍枯、無死蘗現象的輕微受凍麥田,早春及早劃鋤,提高地溫,促進麥苗返青,在起身期追肥澆水,提高分蘗成穗率。
二是加強中后期肥水管理,防止早衰。依其需要,在拔節期或挑旗期適量追肥,促進穗大粒多,提高粒重。
(2)早春凍害(倒春寒)。
早春凍害在湖北、河南南部、安徽、江蘇的2月下旬至4月份出現最多。主要補救措施:一是對生長過旺麥田適度抑制生長,主要措施是早春鎮壓、起身期噴施壯豐安。二是灌水防早春凍害。三是早春凍害后補肥與澆水。
(3)低溫冷害。
主要措施:在低溫來臨之前采取灌水、煙熏等辦法可預防和減輕低溫冷害的發生,并及時追肥澆水,保證小麥正常灌漿,提高粒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