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慧和本報記者張仁軍
伴隨著轟鳴的馬達聲,兩臺收割機來回穿梭;脫粒后的水稻被直接裝進了儲糧倉內,陸續送往停在不遠處的運輸機里;運輸機的小斗里很快堆起了金黃的“小山”。這是今秋東北水稻收獲季,記者在遼寧省調兵山市富農水稻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稻田里看到的豐收景象。
“我們合作社的水稻從10月26日開始收割,到11月中旬收割完畢。經過田間測算,畝產量接近1300斤,比去年增加160~170斤,總產量達到1.24萬噸左右。”“富農”合作社理事長施立武告訴記者。
富農水稻農民專業合作社是遼寧省重點示范社,社員有3217人,固定資產達到600多萬元。今年,該合作社水稻種植總面積達到1.95萬畝,覆蓋調兵山、法庫、鐵嶺3個縣(市)的11個行政村。合作社已經實現了水稻育秧、插秧、收獲全程機械化,形成了種植、加工、銷售“一條龍”的生產經營模式,成功注冊了“兵山”牌大米商標,不僅行銷本地超市,還遠銷沈陽、本溪等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