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只種玉米、小麥這兩樣傳統作物,還要負擔農戶每年每畝1000元土地流轉費,對于大多數種糧人來說,是很難賺錢的。然而,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任固鎮孟莊村的種糧大戶申國希卻把種糧產業做得風生水起。他究竟用的什么方法,又有什么樣的種糧秘訣?記者帶著好奇的心理,到孟莊村采訪了申國希。
嘗試新器械。在申國希的玉米地里,記者看到一排大型噴灌機,一個個鋼構的“拱門”依次連接成一道長龍,橫架在空中,“拱門”上有序地安裝著一排排噴頭。田間每隔一定距離就有一條水泥小路,供這個龐然大物來回移動作業。
“這個噴灌機叫平移式噴灌機,它可以在田間來回移動,噴灌、施肥,一機多用。這一排噴灌機就能覆蓋七八百畝地。”申國希介紹,“自從用上這個噴灌機,那真是省時、省水、省電、省工。過去這片地澆一次,需要七八天時間,現在只用2天就行了。”他給記者算了筆賬,相較于大水漫灌,平移式噴灌機省水1/2,按一年澆6遍水計算,一畝地光人工費就省了200多元;再加上省水、省電的錢,那就更可觀了。同時,節水噴灌技術使用方法簡便,噴水均勻,還有助于作物增產。
“現在種糧,如果不能與時俱進,及時更換新器械,哪里還能賺錢?”申國希說。
申國希介紹,今年,他又引進了非常前衛的新器械,其中有伸縮式噴灌機、滴灌機等。目前,他流轉的2000多畝土地全部實現了先進的灌溉方式。僅此一項,每年就可節省近10萬元。
嘗試新品種。憑借多年的種植經驗和不斷嘗試,申國希越來越感受到,種糧光靠力氣是不行的,得講究科學。因此,對新品種的追求,申國希一刻也沒有停止過。
“這叫黑玉米,是俺這兒試驗的新品種。黑玉米的口感好,營養價值高,它所含的花青素常用來做保健品的原料。它的產量與普通玉米相同,售價卻高于普通玉米,種植黑玉米比種植普通玉米劃算。”申國希指著茂密的玉米田介紹,“我雖然喜歡嘗試新品種,但不盲目。你看,今年第一年種黑玉米,我先試種了100畝左右,看看效果。如果產量高、質量好,證明適合種這個品種,我再大面積推廣。”為了增收增效,申國希還與有關科研單位、種子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為這些單位培育良種,從而有效降低了種糧風險。
嘗試新模式。面對糧食價格下降,種糧效益降低的不利局面,申國希并沒有退卻,而是把目光放到了轉換經營模式上。目前,他正在籌劃建設一個規模5萬只的大型蛋雞場。這樣,就可以把自己生產的玉米用于養雞,雞糞則加工成有機肥。玉米飼養蛋雞,雞糞變成肥料,減少開支,每年可增收80多萬元。
采訪結束時,申國希深有感觸地說:“如今土地流轉成本上升,糧食價格下降,種糧賺錢確實不易,只有緊跟時代,適時調結構、轉方式,才能有利可圖。”
在種糧的道路上摸爬滾打多年的申國希不再一味地求規模,他認為目前自己的種植面積正合適,敢于“嘗鮮”才是念好“糧食經”最重要的秘訣。
(林永順 王嘉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