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引導購種者選用油菜和小麥優良品種,向購種者提供優良品種信息,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加快我市糧油生產發展。經研究決定,推薦我市2016—2017年度油菜主導品種23個、小麥主導品種9個。各區縣種子管理站和農業推廣部門應結合實際,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等媒體進行廣泛宣傳,切實加強油菜和小麥主導品種的宣傳和推廣,提升本地區糧油綜合生產能力。
附件:
1、重慶市2016-2017年度油菜小麥主導品種名錄
2、重慶市2016-2017年度油菜小麥主導品種簡介
重慶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
2016年7月28日
附件1:
重慶市2016—2017年度推薦油菜小麥主導品種名錄
|
一、油菜主導品種
|
||
|
序號
|
品種名稱
|
審定編號
|
|
1
|
鼎油雜3號
|
渝審油2008004
|
|
2
|
渝黃4號
|
國審油2009025
|
|
3
|
先油188
|
國審油2010028
|
|
4
|
渝油27
|
渝審油2012002
|
|
5
|
油研57
|
國審油2013001
|
|
6
|
德5油319
|
國審油2013002
|
|
7
|
天油97
|
渝審油2010003
|
|
8
|
新宇油8號
|
渝審油2011005
|
|
9
|
三峽油5號
|
渝審油2012001
|
|
10
|
川油36
|
國審油2008005
|
|
11
|
綿新油58
|
渝審油2010004
|
|
12
|
油研817
|
國審油2010024
|
|
13
|
德新油59
|
渝審油2010002
|
|
14
|
慶油1號
|
國審油2014001
|
|
15
|
種都油998
|
國審油2013003
|
|
16
|
黔油22號
|
國審油2010020
|
|
17
|
德新油49
|
國審油2011003
|
|
18
|
渝油28
|
國審油2013004
|
|
19
|
渝油25
|
渝審油2011001
|
|
20
|
渝油26
|
渝審油2011002
|
|
21
|
三峽油3號
|
渝審油2011003
|
|
22
|
渝油29
|
渝審油2015002
|
|
23
|
慶油2號
|
渝審油2015003
|
|
二、小麥主導品種
|
||
|
序號
|
品種名稱
|
審定編號
|
|
1
|
渝麥12號
|
渝審麥2010001
|
|
2
|
渝麥13號
|
渝審麥2010002
|
|
3
|
三峽麥8號
|
渝審麥2009001
|
|
4
|
西科麥4號
|
國審麥2008002
|
|
5
|
川麥104
|
國審麥2012002
|
|
6
|
渝麥15號
|
渝審麥2013001
|
|
7
|
綿麥51
|
國審麥2012001
|
|
8
|
內麥836
|
國審麥2008001
|
|
9
|
渝麥14號
|
渝審麥2011001
|
附件2:
重慶市2016—2017年度油菜小麥主導品種簡介
一、油菜主導品種
1、鼎油雜3號(渝審油2008004):甘藍型雙低三系雜交油菜,全生育期221天,含油量44.62%,芥酸含量0.3%,硫苷含量17.28umol/g,高抗菌核病,中抗病毒病,抗倒、耐濕力較強。建議:(1)一般9月中、下旬播種育苗,苗床與大田比例以1:5為好。免耕直播宜在9月下旬-10月上旬進行。早勻苗、間苗,注意防治蟲害;(2)苗齡不宜超過30天。中等肥力水平下,畝栽密度為8000株左右。根據土壤肥力進行增減。直播時可適當密植;(3)畝施復合肥70公斤。根據土壤情況注意氮磷鉀平衡施肥。底肥應占總施肥量的70%,底肥中加施硼肥1-1.5公斤。如底肥沒有施硼,應在苔期噴施硼肥;(4)中耕培土,促苗穩長;(5)苗期防治菜青蟲、蚜蟲等,開好三溝,防止水漬。初花期防菌核病;(6)適時收獲,脫粒時種子不沾土,及時整凈曬干,確保商品質量。
2、渝黃4號(國審油2009025):甘藍型半冬性化學殺雄兩系雜交種,全生育期平均222天,低抗菌核病,抗倒性強,平均芥酸含量0.0%,餅粕硫苷含量27.66微摩爾/克,含油量41.46%。建議:(1)適宜在四川、重慶、貴州、云南、陜西漢中及安康的冬油菜主產區種植;(2)適期播種,培育壯苗:長江上游區9月5日-20日播種育苗(海拔高宜早,海拔低則遲)。每畝苗床播0.4公斤種子,苗床與大田的比例為1:5-6。苗齡30-35天;(3)施足底肥,合理密植:大田每畝底施農家肥2000公斤,尿素15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氯化鉀10公斤,硼砂1公斤。每畝栽0.8萬-1.0萬株,寬窄行種植;(4)及時管理,適時收獲:栽后當天施定根肥水,栽后20天第一次追肥,12月上旬重施“開盤肥”。苗期注意防治霜霉病、菜青蟲和蚜蟲,開花后7天防治菌核病,角果成熟期防治蚜蟲和預防鳥害。
3、先油188(國審油2010028):甘藍型半冬性隱性核不育兩系雜交種,全生育期平均219天,中感菌核病,抗倒性較強,平均芥酸含量0.65%,餅粕硫苷含量34.59微摩爾/克,含油量39.28%。建議:(1)適宜在四川、重慶、貴州、云南、陜西漢中及安康的冬油菜主產區種植;(2)適期播種,培育壯苗。育苗移栽一般以9月上中旬播種,苗齡30~35天;苗床與大田比例1:5;直播10月上旬播種,及時間苗定苗。育苗每畝苗床用種0.4kg,苗床與大田比例為1﹕5~1﹕6。苗齡30~35天;(3)施足底肥,合理密植。大田每畝底施農家肥2000kg,尿素10kg,過磷酸鈣40kg,氯化鉀10kg,硼砂1kg(干旱地區或干旱年份在初花期應葉面追施硼肥)。每畝種植密度8000~10000株,寬行窄株種植;直播每畝12000~15000株;(4)及時管理,適時收獲。栽后當天施定根肥水,栽后20天第1次追肥,12月上旬重施開盤肥。苗期注意防治霜霉病、菜青蟲和蚜蟲,開花后7天防治菌核病,角果成熟期注意防治蚜蟲和預防鳥害。
4、渝油27(渝審油2012002):甘藍型隱性雄性不育三系雙低雜交油菜,全生育期平均221.7天,含油量40.12%,芥酸含量0%,硫苷含量21.05umol/g,達到國家雙低油菜標準,中抗菌核病,抗病毒病。建議:(1)適宜在重慶市種植;(2)丘陵平壩區育苗播種期在9月20日左右,武陵山區和高海拔區在9月10日左右。免耕直播推遲10天左右;(3)育苗移栽種植密度每畝6000—8000株為宜,土壤肥力較差的田塊每畝10000—12000株為宜;(4)氮、磷、鉀、硼合理配合使用,早施苗肥,適時追施開盤肥和蕾苔肥。及時中耕除草,培土壅蔸;(5)初花期加強防治菌核病,結合噴施硼肥。
5、油研57(國審油2013001):甘藍型半冬性隱性核不育兩系雜交品種,全生育期218天,低抗菌核病,抗倒性強,籽粒含油量46.44%,芥酸含量0.35%,餅粕硫苷含量25.86微摩爾/克。建議:(1)適宜四川、重慶、云南、貴州和陜西漢中、安康冬油菜區種植;(2)育苗移栽9月18日播種,10月中下旬移栽;直播10月上中旬播種;(3)畝種植密度,移栽6000~8000株、直播20000株以上;(4)有機肥作底肥,畝施純氮15千克以上;氮、磷、鉀肥按1:0.5:0.9比例配合施用,追肥注意苗肥重、苔肥輕,花期看苗根外補肥;特別注意施用硼肥,畝用硼砂0.5~0.8千克作基肥溝施,或者用0.3%硼砂水溶液在苗期、苔期、花期根外追施;(5)注意防治菌核病等病蟲害。
6、德5油319(國審油2013002):甘藍型核不育兩系雜交品種,全生育期216天,低感菌核病,抗倒性較強,籽粒含油量45.62%,芥酸含量0.35%,餅粕硫苷含量29.42微摩爾/克。建議:(1)適宜四川、重慶、云南、貴州和陜西漢中、安康冬油菜區種植;(2)9月中旬育苗,10月中下旬移栽;(3)畝種植密度,育苗移栽6000~8000株、直播13000~16000株;(4)有機肥作底肥,畝施純氮15千克以上、硼肥1.5千克;氮、磷、鉀肥按1:0.5:0.9比例配合施用,追肥注意苗肥重、苔肥輕,特別強調施用硼肥;(5)早中耕除草,疏松土壤,及時清溝排漬;(6)注意防治菜青蟲、跳甲、蚜蟲以及菌核病、霜霉病等病蟲害。
7、天油97(渝審油2010003):甘藍型細胞核雄性不育兩系雜交油菜,全生育期平均223.9天,含油量43.62%,芥酸含量0.7%,硫苷含量27.08umol/g,達到國家雙低油菜標準,低抗菌核病,高抗病毒病,抗倒力較好。建議:(1)適宜在重慶市油菜種植區推廣;(2)丘陵平壩區育苗播種期在9月中旬,武陵山區和高海拔區在9月上旬。免耕直播推遲15天左右;(3)育苗移栽種植密度每畝5000~7000株為宜,免耕直播每畝12000株左右;(4)氮、磷、鉀、硼合理配合使用,早施苗肥,適時追施開盤肥和蕾苔肥。注意中耕除草,培土壅蔸;(5)初花期注意防治菌核病,結合噴施硼肥。
8、新宇油8號(渝審油2011005):甘藍型細胞核雄性不育兩系雜交油菜,全生育期平均227.6天,含油量41.70%,芥酸含量0.3%,硫苷含量19.77umol/g,達到國家雙低油菜標準,抗菌核病,抗病毒病。建議:(1)適宜在重慶市油菜種植區推廣,豐都、黔江、酉陽慎用;(2)丘陵平壩區育苗播種期在9月20日左右,武陵山區和高海拔區在9月10日左右。免耕直播推遲10天左右;(3)育苗移栽種植密度每畝6000—8000株為宜,直播每畝10000—15000株;(4)氮、磷、鉀、硼合理配合使用,早施苗肥,適時追施開盤肥和蕾苔肥,注意中耕除草,培土壅蔸;(5)注意防治菌核病,結合噴施硼肥。
9、三峽油5號(渝審油2012001):甘藍型細胞核雄性不育兩系雙低雜交油菜,全生育期平均225.4天,含油量39.16%,芥酸含量0%,硫苷含量23.20umol/g。達到國家雙低油菜標準,感菌核病,抗病毒病。建議:(1)適宜在重慶市種植;(2)丘陵平壩區育苗播種期在9月20日左右,武陵山區和高海拔區在9月10日左右。免耕直播推遲10天左右;(3)育苗移栽種植密度每畝6000—8000株為宜,土壤肥力較差的田塊畝植10000—12000株為宜;(4)氮、磷、鉀、硼合理配合使用,早施苗肥,適時追施開盤肥和蕾苔肥。及時中耕除草,培土壅蔸;(5)初花期加強防治菌核病,結合噴施硼肥。
10、川油36(國審油2008005):甘藍型半冬性細胞質不育三系雜交種,全生育期平均223.5天,低抗菌核病。抗倒性強,平均芥酸含量0.2%,餅粕硫甙含量20.17μmol/g,含油量41.77%。建議:(1)適宜在陜西省南部的漢中和安康、云南省、貴州省、四川省、重慶市的冬油菜主產區推廣種植;(2)播種期:育苗移栽9月15-20日播種,10月中下旬移栽;直播10月15-20日播種;(3)播種密度:育苗移栽6000-8000株/畝,直播8000-10000株/畝,肥水條件好者,可適當稀植;(4)施肥管理:一般畝施純氮10-15公斤,過磷酸鈣30-40公斤,氯化鉀8-10公斤,硼砂0.5公斤,及時中耕除草,防治蟲害。其它栽培管理參照一般甘藍型品種進行。
11、綿新油58(渝審油2010004):甘藍型細胞核雄性不育兩系雜交油菜,全生育期平均226.6天,含油量44.26%,芥酸含量0.8%,硫苷含量27.08umol/g,達到國家雙低油菜標準,低感菌核病,低感病毒病,抗倒力較好。建議:(1)適宜在重慶市油菜種植區推廣;(2)丘陵平壩區育苗播種期在9月15~20日,武陵山區和高海拔區在9月5~15日。免耕直播推遲10~15天;(3)育苗移栽種植密度每畝6000~8000株為宜,免耕直播每畝10000~12000株左右;(4)氮、磷、鉀、硼合理配合使用,早施苗肥,適時追施開盤肥和蕾苔肥。注意中耕除草,培土壅蔸;(5)初花期注意防治菌核病,結合噴施硼肥。長壽慎用。
12、油研817(國審油2010024):甘藍型半冬性隱性核不育兩系雜交種,全生育期平均222天,低抗菌核病,平均芥酸含量0.20%,餅粕硫苷含量28.35微摩爾/克,含油量45.32%。建議:(1)適宜在四川、重慶、貴州、云南昆明和羅平、陜西漢中及安康的冬油菜主產區種植;(2)適時播種。9月中旬育苗,10月中下旬移栽;(3)種植密度。移栽每畝6000~8000株,直播每畝10000~12000株;(4)合理施肥。畝產150~200kg,需畝施純氮15kg以上,N:P2O5:K2O5:K2O按1:0.5:0.9配合施用。注意施用有機肥作底肥,追肥應注意苗重、苔輕,花期看苗根外補施,追肥方式以尿素兌清糞水澆施為好;(5)注意施用硼肥。每畝用硼砂0.5~0.8kg作基肥溝施或兌水(結合追肥)作追肥,亦可用0.3%硼砂水溶液在苗、苔花期作根外追肥,常年結實差的缺硼土壤,更應強調根外追肥的應用。
13、德新油59(渝審油2010002):甘藍型細胞核雄性不育兩系雜交油菜,全生育期平均224.9天,含油量41.09%,芥酸含量0.4%,硫苷含量29.09umol/g,達到國家雙低油菜標準,中抗菌核病,低抗病毒病,抗倒力較好。建議:(1)適宜在重慶市油菜種植區推廣;(2)丘陵平壩區育苗播種期在9月中旬,武陵山區和高海拔區在9月上旬。免耕直播推遲10~15天;(3)育苗移栽種植密度每畝8000~10000株為宜,免耕直播每畝15000株左右;(4)氮、磷、鉀、硼合理配合使用,早施苗肥,適時追施開盤肥和蕾苔肥。注意中耕除草,培土壅蔸;(5)初花期注意防治菌核病,結合噴施硼肥。長壽區慎用。
14、慶油1號(國審油2014001):甘藍型化學誘導兩系雜交品種,全生育期215天,低感菌核病,抗倒性強,籽粒含油量41.93%,芥酸含量0.15%,餅粕硫苷含量20.91微摩爾/克。建議:(1)適宜四川、重慶、云南、貴州和陜西漢中、安康冬油菜區種植;(2)育苗移栽9月20日播種,10月下旬移栽,直播10月上旬播種;(3)畝種植密度,移栽8000株、直播15000株以上;(4)氮、磷、鉀能配合使用,早施苗肥,適時追施開盤肥和蕾苔肥,及時中耕除草,特別注意施用硼肥,畝用硼砂1.0千克作基肥溝施,或者用0.3%硼砂水溶液在苗期、苔期、花期根外追施;(5)注意防治菌核病等病蟲害。
15、種都油998(國審油2013003):甘藍型半冬性細胞質雄性不育三系雜交品種,全生育期218天,中感菌核病,抗倒性中等,籽粒含油量39.29%,芥酸含量0.05%,餅粕硫苷含量16.67微摩爾/克。建議:(1)適宜四川、重慶、云南、貴州和陜西漢中、安康冬油菜區種植;(2)育苗移栽9月上中旬播種,直播10月上旬播種,及時間苗、定苗;(3)畝種植密度,移栽6000~8000株、直播10000~12000株;(4)畝施純氮11~13千克、五氧化二磷7~10千克、氧化鉀8~10千克、硼砂0.75~1千克;磷、鉀、硼肥作基肥施用,氮肥按基肥、臘肥、苔肥5:3:2比例施用;(5)及時防治菜青蟲、蚜蟲、菌核病等病蟲害。
16、黔油22號(國審油2010020):甘藍型半冬性隱性核不育兩系雜交種,全生育期平均221天,低感菌核病,抗倒性較強,平均芥酸含量0.40%,餅粕硫苷含量20.26微摩爾/克,含油量41.89%。建議:(1)適宜在四川、重慶、貴州、云南、陜西漢中及安康的冬油菜主產區種植;(2)適時播種。直播宜在9月下旬或10月上旬播種;育苗移栽宜在9月中旬播種,10月中下旬移栽;(3)種植密度。直播每畝密度8000株左右,育苗移栽每畝密度6000株左右;(4)田間管理。在田間管理上立足于一個 “早”字,做到早勻苗、早定苗,及時進行中耕除草和病蟲害防治;(5)合理施肥。注重氮、磷、鉀肥平衡施用。施足底肥,早施追肥,培育壯苗。注意硼肥施用,每畝用硼砂0.5~1.0kg作基肥或兌水作追肥施用,也可用0.3%的硼砂水溶液在苗期、蕾薹期、花期進行根外噴施。
17、德新油49(國審油2011003):甘藍型半冬性隱性核不育兩系雜交種,全生育期219天,低感菌核病,抗倒性強,平均芥酸含量0.95%,餅粕硫苷含量19.2微摩爾/克,含油量41.42%。建議:(1)適宜在四川、重慶、貴州、云南、陜西漢中及安康的冬油菜主產區種植;(2)育苗移栽9月中旬播種,苗床與大田比例1:5,培育壯苗,10月中、下旬移栽;直播10月上旬播種,及時間苗定苗;(3)中等肥力條件下,育苗移栽每畝7000~9000株,寬行窄株種植;直播每畝12000~15000株;(4)重施底肥,畝施復合肥70千克、硼砂1.5千克左右,干旱地區或干旱年份在初花期應葉面追施硼肥,注意氮、磷、鉀肥配比施用,追施苗肥,1月底根據苗勢每畝施尿素5千克,特別強調施用硼肥,畝用硼砂0.5~0.8公斤作基肥溝施或兌水作追肥;亦可用0.3%硼砂水溶液在苗期、苔期、花期作根外追肥;(5)苗期注意防治霜霉病、菜青蟲和蚜蟲,初花期一周內防治菌核病。
18、渝油28(國審油2013004):甘藍型半冬性化學殺雄兩系雜交品種,全生育期219天,低感菌核病,抗倒性較強,籽粒含油量43.35%,芥酸含量0.0%,餅粕硫苷含量21.54微摩爾/克。建議:(1)適宜四川、重慶、云南、貴州和陜西漢中、安康冬油菜區種植;(2)育苗移栽9月上中旬播種,苗齡30~35天,壯苗移栽;直播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種,畝播種量0.2~0.3千克;(3)畝種植密度,中等肥力水平條件下,移栽6000~8000株、直播20000~25000株;(4)多施有機肥,底肥畝施硼砂0.5千克、五氧化二磷7千克、氯化鉀8千克,中等肥力地塊畝施純氮12.5千克;(5)注意防治蚜蟲、菜青蟲、菌核病等病蟲害。
19、渝油25(渝審油2011001):甘藍型波里馬細胞質雄性不育雙低三系雜交油菜,全生育期平均225.4天,含油量40.62%,芥酸含量0%,硫苷含量22.87umol/g,達到國家雙低油菜標準,抗菌核病,抗病毒病。建議:(1)適宜在重慶市油菜種植區推廣,酉陽慎用;(2)丘陵平壩區育苗播種期在9月20日左右,武陵山區和高海拔區在9月10日左右。免耕直播推遲10天左右;(3)育苗移栽種植密度每畝6000—8000株為宜,土壤肥力較差的田塊每畝10000—12000株為宜;(4)氮、磷、鉀、硼合理配合使用,早施苗肥,適時追施開盤肥和蕾苔肥。及時中耕除草,培土壅蔸;(5)初花期加強防治菌核病,結合噴施硼肥。
20、渝油26(渝審油2011002):甘藍型細胞核雄性不育兩系雜交油菜,全生育期平均224.2天,含油量39.01%,芥酸含量0%,硫苷含量23.40umol/g,達到國家雙低油菜標準,感菌核病,中感病毒病。建議:(1)適宜在重慶市油菜種植區推廣;(2)丘陵平壩區育苗播種期在9月20日左右,武陵山區和高海拔區在9月10日左右。免耕直播推遲10天左右;(3)育苗移栽種植密度每畝7000—8000株為宜,免耕直播每畝15000株左右;(4)氮、磷、鉀、硼合理配合使用,早施苗肥,適時追施開盤肥和蕾苔肥。注意中耕除草,培土壅蔸;(5)注意防治菌核病,結合噴施硼肥。在黔江以及菌核病常發區慎用。
21、三峽油3號(渝審油2011003):甘藍型細胞核雄性不育兩系雜交油菜,全生育期平均227.0天,含油量38.93%,芥酸含量0%,硫苷含量21.08umol/g,達到國家雙低油菜標準,抗菌核病,中感病毒病。建議:(1)適宜在重慶市油菜種植區推廣;(2)丘陵平壩區育苗播種期在9月20日左右,武陵山區和高海拔區在9月10日左右。免耕直播推遲10天左右;(3)育苗移栽種植密度每畝7000—8000株為宜,免耕直播每畝15000株左右;(4)氮、磷、鉀、硼合理配合使用,早施苗肥,適時追施開盤肥和蕾苔肥。注意中耕除草,培土壅蔸;(5)注意防治菌核病,結合噴施硼肥。
22、渝油29(渝審油2015002):甘藍型化學殺雄誘導不育兩系雜交油菜,全生育期平均213.9天,含油量39.70%,芥酸含量0.1%,硫苷含量28.15umol/g,達到國家雙低油菜標準,感菌核病,中抗病毒病。建議:(1)適宜在重慶市油菜種植區推廣;(2)丘陵平壩區育苗播種期在9月20日左右,武陵山區和高海拔區在9月10日左右。免耕直播推遲10天左右;(3)育苗移栽種植密度每畝6000—8000株為宜,土壤肥力較差的田塊每畝10000—12000株為宜;(4)氮、磷、鉀、硼合理配合使用,早施苗肥,適時追施開盤肥和蕾苔肥。及時中耕除草,培土壅蔸;(5)初花期加強防治菌核病,結合噴施硼肥。
23、慶油2號(渝審油2015003):甘藍型化學殺雄誘導不育兩系雜交油菜,全生育期平均213.2天,含油量37.65%,芥酸含量0.1%,硫苷含量29.31umol/g,達到國家雙低油菜標準,感菌核病,中抗病毒病。建議:(1)適宜在重慶市油菜種植區推廣;(2)丘陵平壩區育苗播種期在9月20日左右,武陵山區和高海拔區在9月10日左右。免耕直播推遲10天左右;(3)育苗移栽種植密度每畝6000—8000株為宜,土壤肥力較差的田塊每畝10000—12000株為宜;(4)氮、磷、鉀、硼合理配合使用,早施苗肥,適時追施開盤肥和蕾苔肥。及時中耕除草,培土壅蔸;(5)初花期加強防治菌核病,結合噴施硼肥。
二、小麥主導品種
1、渝麥12號(渝審麥2010001):春性,全生育期平均189天,屬中筋小麥,中抗條銹病,中感赤霉病,感白粉病。建議:(1)適宜重慶市渝中、渝東地區及渝東南中低山區種植,立冬前播種;(2)用種量及密度:窩播、條播均可,凈作畝用種量7~8公斤左右,凈作保證基本苗12~13萬/畝;(3)抽穗揚花期注意防治赤霉病和白粉病。彭水、榮昌、綦江慎用。
2、渝麥13號(渝審麥2010002):春性,全生育期平均184天,屬品質模糊型小麥,中抗條銹病,中感赤霉病,感白粉病。建議:(1)適宜重慶市渝中、渝東地區及渝東南中低山區種植,立冬前播種;(2)用種量及密度:窩播、條播均可,凈作畝用種量7~8公斤左右,凈作保證基本苗12.0~14.5萬/畝;(3)抽穗揚花期注意防治赤霉病和白粉病。萬州、豐都慎用。
3、三峽麥8號(渝審麥2009001):春性,全生育期平均183.5天,屬中筋小麥,中感條銹病,感赤霉病,中感白粉病。建議:(1)適宜我市渝中、渝東地區及渝東南中低山區種植,永川、彭水慎用,立冬前播種;(2)用種量及密度:窩播、條播均可,凈作畝用種量7.5公斤左右,凈作保證基本苗13~14萬/畝;(3)抽穗揚花期注意防治條銹病、白粉病和蚜蟲。
4、西科麥4號(國審麥2008002):春性,中熟,全生育期190天左右,抗倒性中等,葉銹病免疫,高抗條銹病,高感白粉病、赤霉病;個別區試點有條銹病發生。建議:(1)適宜在四川、貴州、陜西漢中和安康、湖北襄樊、重慶西部、云南中部田麥區、甘肅徽成盆地川壩河谷種植;(2)霜降至立冬播種,每畝適宜基本苗12萬-14萬苗,適宜在較高肥水條件下種植。
5、川麥104(國審麥2012002):春性品種,條銹病近免疫,中感白粉病,高感葉銹病、赤霉病。建議:(1)適宜在西南冬麥區的四川、云南、貴州、重慶、陜西漢中和甘肅徽成盆地川壩河谷種植;(2)10月底至11月初播種,畝基本苗12~14萬;(3)注意防治蚜蟲、白粉病、赤霉病和葉銹病等病蟲害。
6、渝麥15號(渝審麥2013001):春性常規品種,中熟,平均全生育期181天,高抗條銹病、白粉病,中感赤霉病。建議:(1)適宜重慶市肥力水平中上的旱地和稻茬麥田種植,萬州區慎用;(2)11月上旬播種,采用小窩疏株密植,條溝點播,免耕撒播等,凈作畝基本苗控制在12-14萬;(3)以農家肥為主,氮、磷、鉀配合施用,重底早追。畝用純氮10-12公斤,純磷5-6公斤,純鉀5-6公斤。底肥占總用量的60-70%,磷肥、鉀肥全作底肥;早施分蘗肥,看苗補施穗粒肥;(4)播種覆土后立即或小麥三葉期前化學除草或在追肥時選晴天中耕除草;(5)重點防治赤霉病和蚜蟲。
7、綿麥51(國審麥2012001):春性品種,高抗白粉病,慢條銹病,高感赤霉病,高感葉銹病,品質達到弱筋小麥品種審定標準。建議:(1)適宜在西南冬麥區的四川、云南、貴州、重慶、陜西漢中和甘肅徽成盆地川壩河谷種植;(2)10月底至11月初播種,畝基本苗14~16萬;(3)注意防治蚜蟲、條銹病、赤霉病、葉銹病等病蟲害。
8、內麥836(國審麥2008001):春性,中熟,全生育期188天左右,抗倒性好,條銹病、白粉病免疫,慢葉銹病,中感赤霉病;個別區試點有條銹病發生。建議:(1)適宜在四川、貴州中部和西部、重慶東部、云南中部田麥區、甘肅徽成盆地川壩河谷種植;(2)10月28日-11月10日播種,每畝適宜基本苗12萬-14萬苗,適宜在較高肥水條件下種植。
9、渝麥14號(渝審麥2011001):春性,全生育期平均179天,中抗條銹病,感赤霉病,中抗白粉病。建議:(1)適宜重慶市渝西、渝中、渝東北地區及渝東南大部分中低山區種植。萬州區、綦江縣慎用;(2)立冬前播種;(3)用種量及密度:窩播、條播均可,凈作畝用種量7—8公斤,保證基本苗12~13萬/畝;(4)抽穗揚花期注意防治赤霉病和白粉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