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們村里引進試種的籽用西葫蘆,種植非常簡單,好管理,從種植到收獲只需澆三場水,和大田玉米管理差不多,但是它的經濟效益要比玉米高很多。”內蒙古敖漢旗新惠鎮康家店村村支部書記馮連文饒有興致地說。
6月6日,走進康家店村付玉海260畝果林間種植的籽用西葫蘆地里看到,黑色地膜帶上一片綠油油,一株株西葫蘆苗長勢喜人。
為了拓寬村民增收渠道,康家店村積極探索種植業新路子,努力調整種植業結構。2015年經過多方咨詢和實地考察,充分結合本地土壤、氣候特點,動員示范戶率先引進籽用西葫蘆進行試種,發現收益還不錯。2016年該村引導村民進行大面積推廣種植,并與赤峰市食葵有限公司簽訂了訂單合同,共發展籽用西葫蘆種植戶6戶,種植面積達1000畝以上。
種植大戶付玉海說:“籽用西葫蘆5月份種植,7月份開花結果,9月份收獲,生育期110天左右,畝株數2000株,每株產籽2兩左右,每畝地產量都在175公斤以上,每公斤按保底價12元計算,籽用西葫蘆每畝地收入達2100元左右,除去各項開支,每畝純收入可達到了1300元之間。同時,剝離后的葫蘆皮、瓜秧還可實現二次利用,出售給養殖戶喂牛、喂羊。”
籽用西葫蘆適宜高密度種植,且抗病、抗旱能力強,果實里含有人體必需的多種氨基酸、維生素B、C和E等微量元素和鈣、鎂、鐵、鋅等,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和獨特的醫療保健功效,是優良的天然保健食品;并且內含西葫蘆籽油、西葫蘆籽精華等植物性蠟等,被廣泛地應用于食品、醫藥和化妝品等行業,市場前景良好。
康家店村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帶動地方經濟發展,不斷創新開發機制,一批有特色、有規模的產業基地逐步形成。 張國鋒田廣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