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he)南日報》,5月18日:第(di)05版,政教(jiao)科(ke)文
超強陣容打造產業聯盟三年內優質小麥種植面(mian)積計劃超(chao)1000萬(wan)畝
河南小麥從“量變”邁向“質變”
□本報者尹江勇
新鄉市延津縣,即將收獲的(de)50萬畝優質(zhi)小麥(mai)(mai)種植區內,麥(mai)(mai)浪翻(fan)涌似海(hai)。5月(yue)17日(ri),中國優質(zhi)小麥(mai)(mai)產業(ye)技術創新聯盟在此成立,標志著推進我國優質(zhi)小麥(mai)(mai)產業(ye)現(xian)代化發(fa)展(zhan)的(de)產學研(yan)“航(hang)母”正式編隊啟航(hang)。
“優質”助推小麥產業升級
河南為什么要領(ling)頭組建全國性的優質小麥產學研用創(chuang)新(xin)聯盟(meng)?
作為國家(jia)糧食(shi)生(sheng)(sheng)產(chan)(chan)核心區,我省小麥產(chan)(chan)量高達全國四分之一強。在不斷追求高產(chan)(chan)穩產(chan)(chan),創造了(le)夏糧“十二(er)連增”驕人佳(jia)績的同(tong)時,小麥生(sheng)(sheng)產(chan)(chan)中“賣糧難”、“賣不上好價(jia)”等問題也日漸凸顯。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省農業科研機構近年來大力研究、發展優質高產小麥種植。”中國優質小麥產業技術聯盟理事長、省農科院小麥研究所副所長雷振生研究員告訴記者,促進小麥產業升級,實現優質高效發展,對于我省農業結構調整意義重大,是通過科技加強農業供給側(ce)結(jie)構性改革(ge),促(cu)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的必然路徑。
雷振生說,為了把產(chan)學(xue)研三者結(jie)合起來(lai),改(gai)變小(xiao)(xiao)麥產(chan)業(ye)模(mo)式,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ying),正式成立了中國優質小(xiao)(xiao)麥產(chan)業(ye)技術創新聯盟。
29家聯盟單位組成“艦隊”
成立大會上,中國優質小麥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排出了國內小麥產業界強大“陣容”:以程順和、趙振東、張新友三位中國工程院院士為首,邀請了國內一批頂尖的業內專家、學者和企業家組成30人專家委員會;以河南金粒麥業有限公司為首,匯聚了29家國內一流的產學研機構作為成員單位。
優質小麥三年超1000萬畝(mu)
“要實現優(you)質(zhi)小麥產(chan)業的(de)(de)快速健康(kang)發(fa)展(zhan)(zhan),就必須實現基(ji)地(di)化(hua)、規模(mo)化(hua)種植(zhi),統一實現優(you)質(zhi)小麥的(de)(de)標準化(hua)、集約化(hua)、商品(pin)(pin)化(hua)、循環化(hua)發(fa)展(zhan)(zhan)。”雷振生(sheng)說,聯盟(meng)成立后的(de)(de)當務之急(ji),是吸(xi)納更多優(you)秀產(chan)學(xue)研機構參與(yu),加(jia)快建立穩定的(de)(de)優(you)質(zhi)商品(pin)(pin)糧基(ji)地(di)。他表示,聯盟(meng)三年內的(de)(de)目標,是將優(you)質(zhi)小麥種植(zhi)基(ji)地(di)面(mian)積擴(kuo)大(da)到1000萬畝以上。②9
相關新聞
中國小麥產業技術聯盟延津成立
本報訊(記者李虎成趙同增)5月17日上午,河南省2016年優質小麥觀摩暨中國優質小麥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以下簡稱“聯盟”)成立大會在新鄉市延津縣召開,來自中國科學院、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以及種子企業、糧食(shi)企業的負責人(ren)200余人(ren),共同見證了(le)聯盟(meng)的成立。
據(ju)了解,5月9日(ri),成立聯盟的(de)申請報告得到了中(zhong)國產(chan)學研合作(zuo)促進會(hui)的(de)正(zheng)式(shi)批復。據(ju)介紹,聯盟由(you)河南金粒麥業(ye)有(you)限公司聯合省農科院、中(zhong)原糧食集團、河南農業(ye)大(da)學等20余(yu)家科研、生產(chan)、加工單位(wei)倡議發起,由(you)全(quan)國其他小麥產(chan)業(ye)領域相關單位(wei)參與,基本囊括了國內(nei)小麥教學、研究和相關產(chan)業(ye)領域的(de)代表(biao)性(xing)機構和單位(wei)。③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