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消費需求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及保健意識的增強,對蔬菜食品的安全、營養、無污染的要求越來越高,這是社會進步、人類文明的必然趨勢。根據我國當前廣大群眾的消費水平,在今后一段時間內消費主流將以無公害農產品為主,人們對蔬菜供應需求的標準也在不斷提升,對所消費的蔬菜提出綠色無公害的要求越來越迫切。
(2)提高廣大菜農增產增收的主要途徑
從近年來蔬菜發展的總體情況看,蔬菜產品的供求矛盾已經從單一追求數量轉變為質量的提高。新一輪蔬菜結構調整的重點,關鍵是提高質量,增加效益。西方發達國家對食品污染控制指標日益嚴格,并提出了級別更高的生態蔬菜、有機蔬菜,更加注重栽培地的生態環境的潔凈,嚴格限制栽培過程中化學制品的使用,加工過程符合食品安全操作,無公害農產品將成為21世紀的主導產品。未來的市場也將是“無污染”、“無公害”農產品的市場。因此發展無公害蔬菜不僅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而且能增強我國蔬菜進入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提高農產品的經濟效益。發展無公害蔬菜的栽培,將是進一步提高廣大菜農收入的主要途徑。
(3)改善農業栽培環境,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栽培方式
近幾年,世界上很多發達國家的環境公害事件已經說明現代農業、工業對生態環境及食品安全所產生的負面影響,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并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發展無公害蔬菜的基本原理就是從農業生態系統的觀點出發,在病蟲草害的防治上采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創造一個有利于蔬菜生長發育和有益生物的生存繁殖,而不利于病蟲危害的環境條件,因地制宜采用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人工防治相結合,以較少的投入為人類提供數量多、質量好、安全、營養的無公害食品,同時又能保護資源,提高環境質量,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
(4)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是加快擴大對外開放、實現蔬菜出口創匯的最佳選擇
隨著國際市場對蔬菜產品要求越來越高,“綠色壁壘”已成為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重要手段,污染嚴重、質量差的蔬菜產品在國際市場上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限制,蔬菜產品的競爭將日趨激烈。面對新的情況,我們只有從根本上改變栽培方式,在努力采取措施把有地域特色的蔬菜產品盡快培育成無污染、無公害的同時,努力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檔次,才能有利于增強我市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增加出口創匯,從而為我國蔬菜進入國際市場開辟一條廣闊的“綠色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