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葉斑病主要危害葉片,病斑先呈黃白色針尖狀,水漬樣褪綠,后變成橢圓形或梭形病斑且平行于葉脈,中央枯黃色,邊緣紅褐色,外圍黃色。大流行年份病斑擴展迅速,葉片萎蔫枯黃,蒜株枯死。田間濕度大時,病部產生墨綠色霉狀物,重病田出現整片枯死的現象。田間在苗期到蒜頭膨大期均可發病。影響發病的因素主要有:
1.氣候因素。該病病菌喜高濕冷涼,在冬季仍可危害,春季一旦雨水多、濕度條件滿足,即會流行成災。
2.栽培因素。偏施或重施氮肥的田塊發病重,而以施用有機肥為主的田塊發病較輕。田間栽植過密,發病重。
3.品種因素。本地種植的大蒜品種以二水早和三月黃為主。二水早屬較感病品種,蔡家坡紅皮蒜比較抗病;晚熟品種比早熟品種發病輕。這幾年在調查中發現,種植二水早的蒜區發病中心常有抗病單株出現,可以通過選育進一步提高該品種的抗病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