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1日,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所屬浙江農科種業有限公司將30%國有股權轉讓給萬向信托有限公司,通過兩次競拍,省農科院在農科種業所占股份降到了34%,而萬向信托有限公司受讓了農科種業66%的股份,擁有對公司的控股權。至此,我省全面完成了“事企脫鉤”的改革任務。
為引導科研院所和高校逐步退出商業化育種,國務院及農業部發文要求,全國農業科研院校在2015年底前與其所辦的種子企業實現“事企脫鉤”。為此,我省采取了一系列貫徹舉措,確保脫鉤工作順利完成。一是全面調查摸底,明確脫鉤對象。通過調查,全省共有浙江農科種業有限公司等8家種業企業需要進行事企脫鉤。二是出臺政策意見,明確時間表。省政府先后印發《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現代種業的意見》、《浙江省人民政府做大做強現代種業專題會議紀要》以及《浙江省種業體制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等文件,明確我省農科院校“十二五”末與其所辦的種業企業完成“事企脫鉤”。三是嚴格許可審核,限定有效期限。在國務院和省政府有關文件印發后,我廳在核發種子經營許可證時,嚴格將有效期核定至2015年12月31日前;四是及時督促指導,確保按期脫鉤。我廳多次組織事企脫鉤工作推進座談會,及時掌握各地脫鉤工作進展和脫鉤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研究部署對策措施,同時對脫鉤種業企業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確保了脫鉤工作順利完成。
截止目前,我省農科院校所辦的8家種業企業中,浙江浙農種業有限公司、杭州市良種引進公司、浙江國稻高科技種業有限公司的種子經營許可證到期后取消經營資質,其中杭州市良種引進公司經杭州市人民政府批準,正按法定程序在原有基礎上組建杭州種業集團有限公司;嘉興市東進種業有限責任公司和杭州三葉蔬菜種苗有限公司屬地注銷種子經營許可證;寧波農業技術開發公司和浙江科苑種業有限公司通過引入民營資本后重新組建了新公司;浙江農科種業有限公司引進戰略合作伙伴完成股權多元化改造,全省農科院校所辦的種業企業全部完成“事企脫鉤”的改革任務。通過實施種子企業“事企脫鉤”,這些種業企業進一步完善了法人治理結構,加快建立現代種業企業制度方向轉變,科技人員的創新積極性進一步提高,種業企業呈現新的生機和活力,同時進一步促進了我省科研院校的育種人才、資源和技術加速向企業流動,加快提升了種業企業商業化育種能力,為我省加快建立種業基礎性研究與商業化育種分工協作的新型種業科技體系,全面實施科研育種公益性與商業化“雙輪驅動”發展戰略打下了良好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