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市種子管理站在市委農工委、市農委的堅強領導下,圍繞中心,突重攻難,不斷深化種業體制改革,建設現代植保,創新農藥監管,全面加強自身建設,年度中心業務工作實現了“八大新突破”。
一是種業發展取得新突破。深化種業體制改革,全力推進科企合作、企業重組,實現了銷售額同比增長30%。二是品種管理取得新突破。嚴格品種管理,實現了品種審定從重數量向重質量轉變,加快了良種推廣步伐,全市優質稻種植面積首次突破400萬畝;啟動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搶救性收集了珍貴種質資源800多份。三是種子質量監管取得新突破。把監管關口前移、重心下沉,共抽檢、鑒定種子樣品近1000個,對問題品種均進行了分類處理。由于監管到位,種子質量投訴連年減少。四是重大病蟲害防控取得新突破。病蟲監測預警及時準確,重大病蟲防控有力有效,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取得突破性進展,全年共計挽回糧食損失123.12萬噸。五是農業檢疫執法取得新突破。強化農業檢疫性有害生物監測防控,鞏固柑桔非疫區建設成果,加大檢疫執法力度,植物檢疫日常管理更加規范。六是農藥監管取得新突破。強力推進高毒農藥定點經營試點成效突出,加大檢測力度,市農藥檢定所順利通過計量和機構“雙認證”。七是信息化建設取得新突破。馬鈴薯晚疫病監測預警系統的成功開發和運用,處于全國領先水平;農業植物檢疫計算機系統的成功開發與運用,有效服務全國;種子信息監測形成了從源頭到終端的全程信息監測系統,品種數據庫的開發運用實現了品種信息的資源共享。八是項目工作取得新突破。南繁南鑒、分子檢測兩個基本建設項目竣工通過初驗;農藥檢測設備得到更新;新建、改造了20個區縣種子檢測機構,全市種子檢測整體能力得到提升。通過強化項目籌備,積極爭取項目支持,開展績效評價,促使專項資金逐年增加,有的已納入了常年預算。同時,種糧補貼政策督促落實到位,深受廣大群眾好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