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減產是因干旱和低溫造成的? 對于部分農業專家對減產原因給出的解釋,涉事農民表示無法接受
W記者 石洪宇 賈磊
新聞背景:近日,多名永吉縣農民指認,他們在今年使用了“平安186”玉米種子后,玉米產量大規模減產。記者在永吉縣岔路河鎮采訪中了解到,僅隔著一條村道的兩個地塊,使用的玉米種子品牌不同,產量相差懸殊。據介紹,使用該品牌種子出現減產現象在我省不是個案。僅在永吉縣境內,萬昌、岔路河等地使用“平安186”種子的種植面積就達1200公頃,吉林市、磐石市等鄉鎮也出現類似現象。相關農業部門向上級匯報后,省有關單位對此事介入了調查,并委托相關農業專家進行鑒定。9月24日,本報曾報道此事。
10月8日,記者自永吉縣農業綜合執法隊獲悉,由部分農業專家撰寫的《關于吉林省玉米部分品種出現果穗異常情況的鑒定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已經出爐。意見稱,農民使用“平安186”種子造成玉米減產的原因,屬于干旱和低溫疊加導致的玉米發育障礙性災害。
《意見》指出,針對吉林省部分玉米品種在一些地塊出現“半截穗”等果穗異常情況,專家組重點到伊通滿族自治縣查看了相關地塊,詢問了多位基層農業技術人員和種植農民,并查閱了當地6月上旬至8月中旬氣象資料。《意見》認為,果穗異常現象在四平、長春、吉林、遼源、通化等地不同程度發生,經多年推廣種子也出現了類似情況,但不同品種差異較大,“平安186”“平安169”等種子減產現象較為嚴重。
《意見》對玉米減產現象進行了分析并給出結論:這是干旱和低溫兩種不利因素疊加造成的玉米發育障礙性災害。
但永吉縣岔路河鎮部分農民對該《意見》并不認同:“不一樣的品種,僅隔個過道就差那么多?”村民說,“平安186”種子價格比一般品種貴,商家在推廣宣傳時特別強調有高抗旱等特性。農民認為,“平安186”的宣傳有誤導和夸大的嫌疑。
目前,涉事農民正協商相關事宜,準備向相關單位和部門繼續反映此事。本報將繼續關注此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