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裴春紅)近日,洮南市人民法院審結一起銷售偽劣種子案件,依法嚴懲了犯罪分子坑害農民的行為。
2013年2月,在北京工作的宋某得知家鄉sh363葵花(俗稱美葵363)種子緊缺且銷售價格很高,就通過網絡認識了一個冒充河北農大教授的農民杜某,杜某帶宋某到甘肅省酒泉市找到李某、張某等人聯系購買種子。在利益的驅動下,李某印制了假的包裝袋,將張某購來的科陽一號葵花種子以相似363的品名賣給宋某,由于宋某沒有種子銷售經驗,也不懂種子識別知識,就把假冒的sh葵花種子2320公斤運回黑水鎮進行銷售。為了謀取利益,宋某的幾個親屬、朋友也幫助宋某銷售,給黑水鎮、安定鎮、蛟流河鄉的近200戶農民造成經濟損失1000余萬元。由于此案涉及被害人多,社會影響大,同時備受上級有關司法部門重視,法院受理后,刑事審判庭承辦了該案件,刑事審判庭在法警大隊的有力配合下,認真做好庭前準備和庭審安保工作,經過長達3天開庭審理,宋某以銷售偽劣種子罪被判處有期徒刑7年,李某以同樣罪名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幫助宋某銷售偽劣種子的其他被告人以非法經營罪被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至一年六個月,依法嚴懲了各被告人的犯罪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