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吉林省召開打擊侵權套牌和制售假劣玉米種子行為專項行動電視電話會議。省農委黨組書記、主任李國強在會上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農業部2015年打擊侵犯品種權和制售假劣種子行為專項行動視頻會議精神,立足標本兼治,繼續保持嚴查嚴打的高壓態勢,全力確保農業生產用種安全。省農委副主任包維國主持會議,并宣讀了《吉林省2015年打擊侵權套牌和制售假劣玉米種子專項行動方案》。
會議指出,我省已經連續開展了兩年種子“打假護權年”活動,嚴厲打擊種子制假售假行為,形成了打假的高壓態勢,雖然目前種子市場秩序整體上有了明顯好轉,但侵犯品種權和制售假劣種子行為仍然存在。全省各地要立即行動起來,組織執法人員深入市場、生產經營企業、經營門店和鄉村,全面開展種子生產經營行為大檢查,主要內容和措施為“七查七打”,即查資質,嚴厲打擊無證經營;查真實性,嚴厲打擊侵權套牌;查質量,嚴厲打擊劣質種子;查品種,嚴厲打擊未審先推;查標簽,嚴厲打擊虛假宣傳;查基地,嚴厲打擊非法生產;查檔案,打擊來源不清的種子。目標是:嚴厲查處一批種子違法生產經營行為,搗毀一批制售假劣種子黑窩點,清理一批存在重大缺陷、未提交標準樣品、沒有生產面積和用于套牌的品種,吊銷一批違法企業的種子生產經營證照,曝光一批種子大要案,懲處一批違法分子,對不作為、亂作為的主管人員追究黨紀政紀責任;保持嚴查嚴打的高壓態勢,使玉米種子市場得到有效凈化,農業生產安全、品種權人和農民的合法權益得到有力保障。
會議明確今年開展打擊侵權套牌和制售假劣玉米種子行為專項行動四項重點任務是:要突出監管重點,狠抓問題企業和問題市場;要突出源頭治理,狠抓監管主體責任落實;要突出案件查處,狠抓違法犯罪行為;要突出品種退出,狠抓品種管理。
會議要求,各地要以釘釘子精神狠抓任務落實,全力推進種子市場秩序根本好轉。要加強組織領導,落實主體責任;要強化督促追責,落實屬地責任;要規范執法行為,加大依法治理力度;要加強宣傳,營造打假監管的良好輿論氛圍。
參加這次會議的有各市、州,縣(市、區)農委、農業局主任(局長)、主管主任(局長)、有關處(科)室負責人、種子管理機構負責人,注冊3000萬元以上種子企業,各級公安、工商、雙打辦及新聞媒體界代表也參加了此次會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