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哥斯達黎加時,在一戶農場主家參觀過瓜田。你知道么?這片瓜田種植的瓜種來自合肥。更令合肥人自豪的是,哥斯達黎加的甜瓜種子30%由合肥江淮園藝研究所育種。江淮園藝董事長戴祖云介紹,“國外同行談到中國育種,總會提起中國有個江淮園藝,這是我最自豪的地方”。
“小”種子創富超億
江淮園藝2002年成立時,只有3個人,5萬元起家。短短12年,如今固定資產已超1個億。戴祖云介紹:“可別小看了這些種子,因凝結著人無我有的科技成果,一公斤種子賣2萬元很正常。有的種子一粒就值3元。”好種子看似貴,和給種植戶帶來的收益相比,卻是九牛一毛。
企業信用評價AAA級信用企業、中國蔬菜種業信用骨干企業,由中國種子協會頒發的這兩塊牌子,是全國育種企業夢寐以求的榮譽。然而,同時擁有這2塊牌子的,全國只有2家,江淮園藝就是其中之一。“全公司71人,有30多人在做科研,其中碩士22人,博士1人,在全國民營企業中科研比例最高。”因為對科研的投入,江淮園藝從剛起步時一年推出2~3個品種,到明年一年推出新品種27個。目前,江淮園藝在全國擁有吳山、湛江、酒泉三個科研基地,并在遼寧、甘肅、陜西、越南等10個地區建有種子生產基地。
合肥制種走向全球
年輕時的戴祖云推翻了“蜜本南瓜長江以北不能種植”的傳統;他是紅皮南瓜的創造者,一度全國80%的紅皮南瓜是江淮園藝的種子。
戴祖云的愿望是“讓合肥制種走向全球”。走向全球,先要吸收別人的優點,并適應當地的市場。泰國的南瓜、以色列的西紅柿……在引智過程中,通過和這些國家的深度交流合作,江淮園藝獲得他們品質最好的蔬菜瓜果資源,并學習育種技巧。而江淮園藝創新后的種子甚至比引進國家的種子更好,反而漸漸占領了對方市場。 2013年,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哥斯達黎加時,在一戶農場主家參觀瓜田。這片瓜田種植的正是江淮園藝研發的哈密瓜江淮蜜一號和新紅運兩個品種。
引智檔案
引智項目:瓜菜育種技術。引智國家:2011年起,與以色列、荷蘭、巴基斯坦、印度、印尼、泰國等13個國家有深入的交流合作。實施單位:合肥江淮園藝研究所。引智成就:通過交流合作,合肥制種走向世界,不但給當地百姓提供了品質口感更好的蔬果,還增加了當地種植戶的收入。 2012年,巴基斯坦籍專家海博·胡拉先生因對合肥市瓜菜產業發展的貢獻,被授予合肥市首屆科技合作獎的殊榮。(來源:安徽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