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湖北大冶出現高粱絕收現象 初步統計有1200余畝

汪長松的高粱地 李儒仁 攝

兩系雜交糯高粱“湘兩優糯粱一號” 李儒仁 攝
中新網黃石11月17日電 (李儒仁 馬芙蓉)湖北省大冶市種植戶汪長松,因購買了純度不高的種子,800余畝高粱豐收無望。連日來,記者調查發現,在大冶與汪長松一樣有此遭遇的種植戶,還有2戶。
今年3月底,大冶靈鄉鎮種植戶汪長松,從鄂州男子吳玉林手中購進一批高粱種——兩系雜交糯高粱“湘兩優糯粱一號”。而今到了收獲季節,800余畝高粱卻高矮雜亂,無法收割。
近日,中新網對此事進行報道后,大冶市種子管理局成立了由大冶市種植業局正高職高級農藝師胡道君、湖南省農科院高粱研究開發中心研究員曾賢杰、陽新縣種子管理局高級農藝師陳新寶組成的專家組,對原因進行調查。
11月15日,專家組給出書面鑒定意見:該基地種植的“湘兩優糯粱一號”視同絕收,失去收獲意義。
連日來,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大冶殷祖鎮江畈村農民黃豪,也種植了150畝“湘兩優糯粱一號”,面臨絕收;大冶茗山鄉農民黃朝盛,種植了280余畝“湘兩優糯粱一號”,無法收獲現已毀掉180多畝改種其他。經初步統計,大冶目前已有1230余畝出現絕收現象。
汪長松提供的種子包裝袋上寫著,兩系雜交糯高粱“湘兩優糯粱一號”由湖南省農科院高粱研究開發中心研制。
湖南省農科院高粱研究開發中心研究員曾賢杰參與了此次調查。他表示:這種事他還是頭一次碰到,看到這種現象,他很氣憤。作為科研工作者,他會積極配合相關部門調查,也希望相關部門嚴查,查個水落石出。
種子是否是假冒偽劣產品?曾賢杰表示,通過多方調查和技術對比,他可以判定汪長松的高粱種不是湖南省農科院的,系假冒偽劣種子。但是,單從包裝上看不出區別,具體情況還需要通過生物鑒定、比對,作進一步確認。曾賢杰稱,目前此事已對他和農科院聲譽造成影響,如果有需要,該院會采取措施維權。(完)
相關報道:一農民800余畝高粱高矮雜亂 專家稱種子不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