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戶一臉的無奈。
最近,敘永縣赤水鎮中沙村三組農戶李忠杰致電本報“鄉村熱線”,反映他今年種植的“高玉171”玉米品種到了收獲季節卻基本絕收。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玉米絕收的呢?近日,記者來到敘永縣赤水鎮中沙村實地走訪調查。
今年減產兇 究竟啥原因
11月5日,記者來到李忠杰家,看到許多堆在墻角的“癩子”包谷和一根包谷籽也沒結的包谷棒。
“10根包谷棒中只有1根結滿籽的。其他的1根棒棒最多有10多顆籽籽,有的連一顆都沒有,一半左右是光稈稈!”李忠杰痛心地說,“今年種了近10畝 ‘高玉171’,預計能收6000斤干包谷籽籽,但最多只收了四五百斤干包谷籽籽,損失了六七千元。”
李忠杰去年在赤水鎮種子經銷商吳開友那里買了1包“高玉171”,種了近2畝地,總產在1000斤以上。受此鼓舞,今年3月10日,李忠杰一下就向吳開友買了5包“高玉171”,種植面積擴大到接近10畝。他期望“高玉171”帶來更多的豐收,但從10月中旬收獲至今卻事與愿違。
李忠杰的遭遇并非個例。“賣種子的說這個品種好。”與李忠杰同村的種植大戶楊仕中禁不住吳開友的推薦,于今年2月25日買了5包 “高玉171”,種了約4畝,結果只有20%有產量。楊仕中地里還有一些沒有剝去葉子的包谷,外觀很是飽滿,但在手上一掂,卻是輕飄飄的。楊仕中認為:“可能是今年山上氣候差一些,發芽率差,揚花期授粉率也差。”
李忠杰說:“我去找過吳開友兩三次,結果已經有人向他反映過了,他也拍了照。但現在他還沒有給我答復。”李忠杰揣測,“可能是制種出了問題。”
李忠杰、楊仕中所處的村落均在二半山以上的山區。但記者注意到,“高玉171”的包裝袋上印有“適宜推廣區域:四川省平壩、丘陵地區”的說明。
天公不作美 造成結籽差
焦點集中到經銷商吳開友身上,但其妻說吳開友到貴州出差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高玉171”大幅減產呢?記者帶著疑問來到敘永縣種子管理站。
工作人員孟曉全介紹說,今年在敘永縣摩尼、營山、觀興、枧槽、赤水等鄉鎮二半山區的玉米基本都出現了結實差的情況。8月中旬,縣農業局組織田間實地現場勘驗,發現有“空稈、結籽幾粒、結籽50%”等情況,涉及品種包括“高玉171”、“玉禾998”等多個品種。主要原因是敘永縣山區玉米在抽穗揚花期間遇到低溫陰雨寡照天氣,導致約有一半玉米植株無法授粉,造成結實差的現象。
孟曉全說:“不存在種子質量問題。這些品種的純度、凈度、水份、發芽率都達到國頒強制標準。‘高玉171’還是大穗型品種,結滿籽還是不錯的。”
省種子站品管科推廣研究員林勇說:“今年6月,全川有一段時間低溫多雨,川南尤為突出,不同程度造成玉米授粉率低。如果是3月初至3月10號播的種,就有可能躲過。”
孟曉全解釋,海拔500米至1000米的二半山區和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寒山區,是不適合于種植的,畢竟“高玉171”的適宜推廣區域為四川省平壩和丘陵地區。但是為什么“高玉171”去年在當地山區的表現又特別好呢?孟曉全解釋說,由于去年天氣好,陽光充足,適合玉米生長,就可能把“高玉171”的局限性給掩蓋了,而今年揚花期間低溫陰雨寡照,本來就不適合玉米生長,同時也暴露出了“高玉171”的局限性。
“我們每年都要對種子經銷商進行培訓并發上崗證,吳開友也是有上崗證的。”孟曉全說,經銷商有義務向購買者介紹種子的特性和適宜區域,“如果經銷商未履行義務,一經查實,我們將把經銷商列入黑名單,再進行整改,整改合格后重新發放上崗證。”
林勇認為,不同海拔、不同地區,種植戶應針對性地選擇玉米品種。如果經銷商未盡告知義務,當地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可依據《種子法》對經銷商處以罰款,并組織經銷商與種植戶協商,對種植戶損失予以補償。
本報記者 周金泉 周超文 文/圖
作者:周金泉 周超文 本文來源:四川在線-四川農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