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枯萎病是一種常見的病害,嚴重影響了辣椒的產量和質量,給辣椒種植戶帶來了一定經濟影響。辣椒枯萎病發生時,葉片自下而上逐漸變黃,大量脫落。與地面接觸的莖基部皮層呈水浸狀腐爛,地上部莖葉迅速凋萎。現將辣椒枯萎病的癥狀及防治措施簡要概述如下:
一、癥狀
一般多在辣椒開花結果期陸續發病。病株下部葉片脫落,莖基部及根部皮層呈水漬狀腐爛,根莖維管束變褐,終至全株枯萎。潮濕時病莖表面生白色或藍綠色的霉狀物(病征)。通常病程進展緩慢,從發病至枯萎歷時十數天至20天以上,據此及其病征有別于辣椒細菌性青枯病。
二、發病因素:
1、種植密度大,株、行間郁敝,通風透光不好,發病重,氮肥施用太多,生長過嫩,抗性降低易發病。
2、肥力不足、耕作粗放、雜草從生的田塊,植株抗性降低,發病重。
3、種子帶菌、肥料未充分腐熟、田間病殘體多、有機肥帶菌或肥料中混有本科作物病殘體的易發病。
4、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地勢低洼積水、排水不良、土壤潮濕易發病,高溫、高濕、連陰雨、日照不足易發病;特別是連續3天大雨或連陰雨過后驟晴,發病迅速而嚴重。
5、大棚栽培的,往往為了保溫而不放風、排濕、引起濕度過大的易發病。
三、防治措施
1、加強田間管理。培育泰壯苗,高畦栽培,防止漫灌,不要連作,選擇沙壤土種椒。
2、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600倍液,或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灌根,平均每穴灌藥液250克,視病害發生程度,連續灌2-3次。
辣椒枯萎病和青枯病的區別在于青枯病發生后病株莖部外觀表現不明顯,解剖病株可見到維管束變成褐色,切片保濕培養時,可見到維管束中有乳白色粘液溢出。大家一定要分清楚這兩種病害,并且做好防治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