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海南8月20日訊(李夢瑤)經海南省物價局對海口、三亞、儋州、文昌、瓊海、定安、澄邁、儋州、臨高、樂東、瓊中和五指山等12個市縣108個農戶開展早稻成本收益情況調查,其結果顯示,2014年海南早稻畝產略增、成本上漲、價格略降,農民種糧收益減少。
2014年,海南早稻畝均產量為400.60公斤,比上年同期396.87公斤增加3.73公斤,增幅為0.94%。畝均總成本為967.82元,比上年同期913.27元增加54.55元,漲幅為5.97%;畝均現金成本為471.88元,比上年同期470.84元上漲0.22%;平均每50公斤總成本為120.00元,同比上漲5.00%。
總成本中,畝均物質與服務費用為465.42元,比上年同期461.02元增加0.95%。其中,種子費為79.03元,比上年同期74.77元增加5.70%。原因主要是受水稻種子價格上漲的影響,如文昌市雜優種子從去年45.61元/公斤漲到今年的54.45元/公斤,上漲19.38%;化肥費為135.16元,比上年同期136.70元減少1.13%。化肥費減少主要是部分化肥價格下降所致,其中尿素價格2.3元/公斤比上年同期價格下降了9.45%等;畝均農藥費為24.79元,比上年同期24.61元略增0.73%,原因主要是個別地區部分農戶種植水稻受病蟲害影響,農藥用量和打藥次數增加所致;受海南機耕、機收價格提高及雇工價格上漲的影響,畝均機械作業費為180.29元,比上年同期175.09元增加2.97%;畝均排灌費為5.84元,比上年同期6.36元減少8.18%,原因主要是今年海南早稻生產氣候適宜,許多地區引水抽水灌溉減少所致;畝均畜力費為15.43元,比上年同期14.96元增加3.14%,原因主要是由于雇工費用上漲所致。
除畝均物質與服務費用同比略增外,畝均人工成本也有所增加。2014年,畝均人工成本為410.85元,比上年同期364.04元增長12.86%。其中,畝均家庭用工折價為404.47元,同比增加14.16%,原因主要是隨著海南農民人均純收入的不斷增加,勞動日工價由去年的57.20元提高到今年的65.10元;而雇工費用增加主要是雇工工價由去年的97.40元提高到今年的99.63元所致。畝均土地成本為91.55元,比上年同期88.21元提高了3.79%。原因主要隨著海南高效農業的不斷發展狀大,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全省土地成本的提高。
此外,2014年海南早稻平均每50公斤市場收購價格為133.64元,比上年同期134.84元下降0.89%。原因主要是受全國糧食生產10連增的影響,國內糧食產量繼續保持較高水平,市場供求呈平穩略寬松局面,加上國際糧價總體低位運行,全省糧食價格繼續保持穩中略降的趨勢。畝均產值為1077.84元,比上年同期1077.50元增加0.03%;畝均凈利潤為110.02元,比上年同期164.23元減少33.01%;畝均現金收益為605.96元,比上年同期606.66元減少0.12%。主要原因:一是總成本同比上漲;二是價格同比下降。
為充分調動和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確保糧食生產安全,保障市場糧食供應。專家建議,進一步完善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加大農業投入,維護好農田水利灌溉設施,確保水稻旱澇保收;各級政府要繼續執行稻谷最低收購價格政策,調動農戶種糧的積極性;大力推廣水稻優良品種種植,實行科學管理,努力提高水稻綜合生產能力。同時,切實保障糧食安全,保障糧食儲備,供需平衡,加強糧食價格監測和調控,發布預警信息,保持市場糧食價格基本穩定。此外,還需建立全省統一的耕地質量動態監測和預警系統,擴大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的范圍,不斷提高土壤有機質;加強農資市場監管,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農資和各種坑農害農行為,保護農民利益;規范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建立有效的農資價格管理機制,防止農資價格的過快上漲,減輕糧食生產成本上升的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