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不談“挺轉”與“反轉”之辯,要糾結的是眼下熱炒的關于武漢市場轉基因大米流入市場的事件。在5月14日的采訪中,湖北省農業廳總農藝師稱,自去年起,農業部和湖北省就開始對省內的水稻種子及大米進行轉基因抽檢。
辜曉進
這里不談“挺轉”與“反轉”之辯,要糾結的是眼下熱炒的關于武漢市場轉基因大米流入市場的事件。其實這事兩個多月前就已顯山露水,但由于揭露者的“境外”身份以及負有重大責任的當事方百般狡辯而事態很快被“平息”。用如今各大主流媒體近期揭露的情況,比照當初事情曝光后當事方的表現,聯想到我國食品安全監管的種種漏洞,筆者的失望心情確實難以言表。
早在今年5月13日,有國際環保組織發布報告揭露湖北市場再次發現非法轉基因大米。該組織“于2013年11月在武漢市的超市和農貿市場隨機購買了大米及米制品共15份,采集的樣品交由有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檢測。檢測結果顯示,15個樣品中的4個大米樣品含有轉基因成分,其中3個樣品的轉基因成分出自華中農業大學研發的轉基因水稻Bt汕優63”。對此,新華社的反應還算迅速,立即采訪了負有監管責任的湖北省農業廳,但后者的回應卻令人啼笑皆非。
在5月14日的采訪中,湖北省農業廳總農藝師稱,自去年起,農業部和湖北省就開始對省內的水稻種子及大米進行轉基因抽檢。但“到目前為止”,抽取的水稻種子、植株、大米等樣品1300多個,檢測結果“尚未發現一例樣品含有轉基因陽性成分”。
這里有兩個笑點。一個是境外機構和央視記者等隨便從超市和農貿市場就買到的轉基因大米,以部、省兩級主管部門龐大的資源和專業的手段,愣是一例都“尚未發現”。另一個是10年前湖北省就被爆多地種植和銷售轉基因大米,2005年湖北省農業廳還對華中農業大學下屬三家種業公司進行查處,并鏟除了上萬畝非法種植的轉基因水稻,而相關的“抽檢”卻從去年才開始。農業廳可真放心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