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7月28日電 據湖北省農業廳網站消息,7月27日上午,湖北省農業廳召開由武漢市農業局、江夏區農業局等相關部門單位參與的緊急會議,根據央視報道反映的相關線索和人員,安排部署查處工作,并聯合公安部門,對相關涉案人員進行調查,追查轉基因水稻種子的源頭。記者連線刑訴法專家和律師獲悉,未經許可生產販賣轉基因糧食種子的行為有可能涉嫌犯罪。販賣轉基因糧食且不告知消費者真實情況,也屬于侵權行為,但是消費者維權非常難。
專家:未經許可銷售轉基因糧食種子涉嫌犯罪
中國政法大學洪道德教授告訴記者,根據目前媒體的報道,未經許可生產銷售轉基因水稻種子的行為,有可能涉嫌犯罪。“從目前的報道看,我認為這個行為有可能構成非法經營罪。”根據我國刑法,非法經營罪是指未經許可經營專營、專賣物品或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原產地證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準文件,以及從事其他非法經營活動,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行為。“目前,有關部門剛剛介入調查,生產銷售者的行為是否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還不明確,只能說有涉罪的可能。是否可以追究其刑事責任,要看有關部門的偵查情況。”
律師:消費者吃了轉基因維權難
消費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購買食用轉基因大米,是否可以維權呢?記者采訪了北京市匯佳律師事務所邱寶昌律師。邱律師介紹,商家在販賣轉基因大米時,如果不予標注,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但是消費者要想維權卻很難。“首先,消費者要證明自己購買了轉基因產品。一般百姓購買大米都不會保存發票,如何證明?其次,要證明購買的大米是轉基因的,這個也不是一般人能檢測出來的。第三,就算能證明商家販賣轉基因大米,并不標示,侵犯了消費者知情權,如何計算損失?轉基因產品到底是否造成人體損害,這個學界都有爭議,消費者根本無法證明自己的損害,所以也無法計算賠償。”
記者致電某檢驗檢測中心獲悉,消費者要想檢測自己購買的產品是否是轉基因產品非常困難。該檢測中心工作人員告知,首先,這種檢測不針對個人,只受理單位送檢。第二,每份樣品收費1500元。第三,目前的技術手段只能檢測出部分轉基因產品。
(原標題:專家:銷售轉基因水稻種子情節嚴重者或構成犯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