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的一個星期天(tian),一場大暴雨過(guo)后,天(tian)空變(bian)干凈了,陽光顯得格外強烈。芝麻專家張秀榮(rong)來到試驗地。
張秀榮是中國農科院油料研究所研究員、芝麻學科團隊首席科學家。在油料所武昌本部基地這片試驗地,一個星期前播下的芝麻種子,已經長(chang)出了小苗。
“還好,沒有漬水(shui)。長江(jiang)、江(jiang)淮(huai)流(liu)域等(deng)主產區,芝麻(ma)生(sheng)育期正值雨季和汛期,漬害是影響(xiang)芝麻(ma)生(sheng)產的主要危(wei)害之一,因此排(pai)水(shui)很(hen)重要……”張(zhang)秀榮打開了話匣子。
雖(sui)是(shi)雨后,但驕陽下,熾(chi)熱依舊。張秀(xiu)榮身著長袖衣褲,戴著寬檐(yan)草帽,全身裹得嚴實,但長期風吹日曬的侵蝕,還是(shi)在其臉上留下了印痕。
1982年,張秀榮(rong)從(cong)山(shan)東農大(da)分配到油(you)料所從(cong)事(shi)芝麻研究(jiu),一(yi)晃32年,先(xian)后(hou)獲得湖北(bei)省(sheng)“五(wu)(wu)一(yi)巾幗獎(jiang)章”、湖北(bei)省(sheng)“五(wu)(wu)一(yi)勞動獎(jiang)章”和湖北(bei)省(sheng)創先(xian)爭優優秀共產黨(dang)員稱號。
芝麻是夏(xia)(xia)季(ji)作(zuo)物,炎(yan)炎(yan)夏(xia)(xia)日(ri),對張秀(xiu)榮來說(shuo),是科(ke)研(yan)任務最繁重(zhong)的時間。32年里,她(ta)沒有穿過漂亮清爽的裙子。
“不(bu)是不(bu)喜歡穿(chuan),因為(wei)要下地,沒有時間穿(chuan),只能去欣賞別人(ren)了。”張秀榮笑著說。
很多人認為,芝(zhi)麻是小作物,難(nan)有大作為。張秀榮卻(que)認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zhuang)元。”
1995年(nian)(nian),34歲的(de)張秀榮擔任(ren)了芝麻(ma)種質(zhi)資源課題(ti)組負責人(ren),課題(ti)組面臨著缺人(ren)少錢(qian)的(de)困(kun)難。作為年(nian)(nian)輕的(de)課題(ti)組組長,她主(zhu)動攬起重活,奔(ben)波在實(shi)驗室、試驗地、示范田之(zhi)間,用勤奮彌補(bu)人(ren)手不足等客觀困(kun)難。
在她的帶領下,課題組逐漸擺脫困難局面,固定人員從2人發展到7人,還有一支包括研究生、客座研究人員等在內的流動科研隊伍。課題組先后承擔了國家、省部級及國際合作等研究課題20余項,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成果(guo)獎勵6項,發表研究論文70余篇,育成優質(zhi)芝麻(ma)新品(pin)種15個。
張(zhang)秀(xiu)榮(rong)(rong)對看(kan)準的博士大膽引(yin)進培(pei)養。王林海(hai)是張(zhang)秀(xiu)榮(rong)(rong)2010年引(yin)進的博士之一(yi),在張(zhang)秀(xiu)榮(rong)(rong)的指導下(xia),王林海(hai)很快(kuai)成(cheng)為課題組的科研骨(gu)干,已(yi)經培(pei)育(yu)出一(yi)個(ge)芝麻新品種,發表了影(ying)響(xiang)因(yin)子10以上的研究論文,在芝麻科研中嶄(zhan)露頭角。
“我今年53歲了(le),女同(tong)志55歲就到(dao)退(tui)(tui)休年齡了(le)。退(tui)(tui)休前多引(yin)進幾(ji)個人、培養幾(ji)個人,也算(suan)是(shi)重要貢(gong)獻。”
張秀(xiu)榮敢闖敢拼。1996年,張秀(xiu)榮瞄(miao)準航天育(yu)種(zhong)技術(shu),優(you)選芝(zhi)麻親本種(zhong)子,搭載返回式衛星,經太(tai)空誘變后,育(yu)成(cheng)了中(zhong)芝(zhi)11和中(zhong)芝(zhi)13兩個芝(zhi)麻新品種(zhong),為(wei)我國芝(zhi)麻新品種(zhong)選育(yu)和種(zhong)質(zhi)創新開辟了新的(de)途(tu)徑,如(ru)今仍(reng)是主(zhu)產區主(zhu)栽(zai)品種(zhong)。
中芝(zhi)13等品種(zhong)的(de)“立地”,為張秀(xiu)榮帶(dai)來了看得見的(de)成績,但她(ta)還有新(xin)的(de)目標,那就是“頂(ding)天”。
張秀榮告訴筆者(zhe),芝(zhi)(zhi)麻是世界最古老的油料作(zuo)物之(zhi)一,營養十(shi)分豐富,其特有(you)的抗氧化成分——芝(zhi)(zhi)麻素,具有(you)治(zhi)療(liao)癌(ai)癥及心血管(guan)疾病等功效。我國(guo)雖是芝(zhi)(zhi)麻主要生產(chan)(chan)國(guo),但產(chan)(chan)量偏低,具有(you)較大的提升空間。近年(nian)來,隨著(zhu)芝(zhi)(zhi)麻消(xiao)費量逐(zhu)年(nian)增(zeng)長,我國(guo)消(xiao)費缺口(kou)在50%以上。
“我們將課題組(zu)成果轉化(hua)獲得的(de)直接經濟收入返補(bu)科研(yan)(yan),深入開展芝麻分子生物學等基(ji)礎研(yan)(yan)究,為進一步(bu)提高芝麻產量、含油量潛力奠(dian)定基(ji)礎。”張秀榮說。
目前,張(zhang)秀榮(rong)領導(dao)的(de)課題組(zu)在芝麻優(you)異種質鑒定(ding)評價(jia)和重要基(ji)(ji)因發(fa)掘、耐濕性研(yan)究、芝麻功能基(ji)(ji)因組(zu)研(yan)究等(deng)方(fang)面,已跨入(ru)了世界前列,有關(guan)研(yan)究成果已發(fa)表(biao)在國際著(zhu)名刊物《Genome Biology》(《基(ji)(ji)因組(zu)生物學》)上(shang)。她提(ti)出的(de)利用矮化(hua)、緊湊基(ji)(ji)因資源(yuan),開展芝麻“理想株型”育種的(de)新方(fang)向,通過協調芝麻個體與群體的(de)關(guan)系,以期(qi)大幅度提(ti)高單位面積產量,已取得階段性進展。
“我們希望和全國(guo)同行(xing)共(gong)同努力(li)(li),通過提高單產和含油(you)(you)量,力(li)(li)爭(zheng)8~10年(nian)內,使我國(guo)芝(zhi)(zhi)麻產油(you)(you)量在現有基礎上翻一番,基本滿足我國(guo)芝(zhi)(zhi)麻消費需(xu)求(qiu)。”談起(qi)芝(zhi)(zhi)麻產業(ye)發展前景,張秀榮表達了美(mei)好愿景。
“孩子已留學回國工作了(le),不需要(yao)我操心。趁著身邊沒什(shen)么負擔,我還可以大干幾年。”張秀榮壯(zhuang)心不已。
巾幗不讓(rang)須眉。張(zhang)秀榮是“頂天立地”的(de)“女(nv)漢子”,更是一朵根植于田野的(de)美(mei)麗“芝麻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