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民日報 》( 2014年07月10日 07 版)
蓮藕,特別是連續多年種植的淺水藕,由于土中長期淹水,透氣條件較差,土壤中鐵、鋅、銅等微量元素難以滿足淺水藕生長的需要,表現出生長緩慢,“荷葉滿天星就是不封行”,出現缺肥癥狀,如果不及時對癥用肥,就會出現嚴重的減產,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
缺氮蓮藕葉色淡黃,葉片小而薄,蓮葉柄矮小,蓮鞭細長。每畝增施碳銨100公斤,或尿素35公斤,可迅速增強蓮葉生長的光合作用,有利于蓮藕植株體內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的形成與積累,提高蓮藕生產的產量。但施氮過多,會造成蓮葉色烏綠,葉柄細長,病蟲為害重,蓮藕產量也不高。
缺磷蓮葉葉片小,暗綠無光澤,蓮鞭細長呈黃褐色,黑根多,白根少。這是因磷酸供應不足,硝態氮在作物體內的還原過程受阻,影響蛋白質的合成,細胞分裂受抑制的緣故。畝增施過磷酸鈣100公斤,可迅速促進白根增多,蓮鞭細長變粗,挽回蓮藕生長前期缺磷損失,促進蓮藕生長后期淀粉大量的積累,枝藕增多,主藕增大,提高蓮藕單產。但過多施用磷肥,氮、磷比例失調,營養生長期縮短,也難以獲得蓮藕高產;加之在土壤缺鋅的地區,過多施用磷肥,也常常造成蓮藕生長中更加缺微量元素鋅。
缺鋅荷葉部分失綠,呈現片狀或不規則的淺黃色斑塊。只有每畝增施硫酸鋅3公斤左右,才能促進蓮藕穩產高產。
缺鉀老葉呈黃綠相間的西瓜皮般的色斑,葉柄細長彎曲易倒伏。畝增施氯化鉀30公斤,能促進蓮藕植株體內的氮素及碳水化合物的代謝與合成,有利蛋白質的合成,還可促進莖葉纖維素的合成和維管束的發育,厚角組織細胞增厚,增強蓮藕抗倒抗病能力,提高蓮藕的外觀品質和產量。但過多施用鉀肥,其纖維素含量過多也影響蓮藕商品的食用價值,食口性較差。
缺鐵在7~8月生長高峰期初發病時,新生葉片剛出水面就呈輕微萎蔫狀,葉脈漸失綠變淡,在葉片邊緣有褐色斑點并逐漸擴大,直至整個葉片枯死,但地下莖無病征。為防止出現缺鐵性癥狀,栽植時應增施有機肥,適當控制氮肥用量。當蓮藕田只有薄水層時,每畝用硫酸亞鐵2~2.5公斤,鈣鎂磷肥25~30公斤拌干細土40公斤撒施。或在生長的前中期,每畝用惠滿豐150~200毫升,兌水30公斤葉面噴施1~2次。
缺硼蓮藕缺硼,葉片仍青綠,但葉脈變黃,葉小。嚴重缺硼時,葉脈尤其是主脈,浮突隆起,質地硬脆,莖稈提前轉黃、松脆,地下莖變小且硬,膨大速度慢。如底肥只施氮、磷肥,未施硼肥時,應在6月底至7月初及時補施硼肥。施硼肥量:嚴重缺硼的每畝施1~1.2公斤;中等缺硼的畝施0.8~1公斤;輕微缺硼的施0.5~0.7公斤。按硼砂用量加10公斤干細土或干細沙充分拌勻,分廂從走行間入田,兩邊等量撒施。撒施后及時用長耙把表土與硼砂充分混勻,然后保持淺水,直至收挖前排水期為止。但施硼肥量不是越多越好,每畝施用量要嚴格控制在0.5~1.2公斤,若超過2公斤,就會出現硼中毒癥狀,明顯減產。硼肥追施時期不宜超過7月上旬,否則效果也不顯著。李翠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