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空洞果是指果皮與果肉間有空洞的果實。常見的有三種類型:一是果皮內的胎座組織生長不充實,果皮與胎座組織分離,種子腔成空洞;二是果皮、果肉生長過快及心室少的品種,節位高的花序易見到;三是果皮發育迅速,胎座發育跟不上而出現空洞果。
形成空洞果的主要原因:1、激素的影響:開花前兩天往花萼、花梗及花蕾上噴施激素后,果實發育速度比正常果實快,但胎座發育不良,使子房產生空洞果。2、光照不足,光合產物少,向果實輸送的營養供不應求,形成空洞果。3、日高溫超過35℃,且持續時間長,致使受精不良。同時,在高溫條件下發育的果實,呼吸和代謝作用加快,促使果肉組織的細胞分裂和種子成熟加快,與果實生長發育不協調而形成空洞果。4、四穗以上的果實或同一果穗中遲開花的果實,營養物質供不應求時,易出現空洞果。5、需肥量多的大型品種,生長后期營養跟不上,碳水化合物積累少,出現空洞果。6、結果期澆水不當,也會形成空洞果。
防治措施:1、選用心室多的品種。2、做好光溫調控,創造果實發育的良好條件。育苗期遇陰天弱光,白天適當提溫,夜間控制溫度在17℃左右,第一花穗花芽分化前后,通過調溫,避免10℃的低溫出現,開花期避免35℃以上的高溫對受精的影響,促進胎座的正常發育。3、合理使用生長調節劑。開花振動授粉促進受精,再噴施15-20PPM的防落素。4、加強肥水管理。采用配方施肥技術,合理分配N、P、K,調節好根冠比,使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協調發展,避免干旱缺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