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檢查試驗實施情況,了解參試品種的田間表現,進一步提高試驗科學化、規范化水平,10月11-14日,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組織開展了2013年國家晚秈品種試驗現場考察。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稻專業委員會盧開陽主任委員、部分委員、國家水稻品種試驗主持人、有關省種子管理局負責水稻品種試驗人員參加了考察活動。
考察組一行實地考察了湖南省衡南縣種子管理局、農科院水稻所、賀家山原種場、湖北省荊州市農科院、孝感市農科院等5個試驗單位承擔的晚秈早熟和中遲熟組的區試、生產試驗、篩選試驗、特性鑒定。考察中了解到,相關試驗承擔單位對試驗給予了高度重視,在試驗用地、試驗條件、試驗經費等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并選派專人負責試驗,有力地支撐了試驗工作正常開展。從田間檢查情況看,各試驗點試驗地符合或基本符合試驗要求,試驗設計規范或較為規范,栽培管理合理或基本合理,試驗實施情況總體正常。同時,也發現一些問題,如品種未隨機排列、肥水管理不到位、生產試驗大區面積不足、生產試驗個別品種蟲害較重等。對此,考察組與各試點有關人員進行了現場交流,提出了改進意見。
考察過程中還專門組織審定委員對晚秈早熟組生產試驗品種的田間表現進行了現場評價,從田間表現情況看,多數參試品種表現生育期適宜、群體整齊、綜合性狀較好。但也有部分品種表現出生育期偏遲、整齊度較差、兩段灌漿明顯、后期耐寒性差、結實率偏低等缺點。專家們對上述品種的特征特性、種性優劣和可能存在的缺陷風險等進行了深入分析和討論,并對相關情況作了認真記錄。考察組在考察結束時進行了總結交流,各位專家充分發表意見,并對試驗執行與考察指導、加強生產試驗品種考察、提高試驗人員待遇等方面提出了諸多有益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