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先生家一共有八畝多地,放眼望去,大片的水稻都呈現著青綠色,這只長穗子不出粒子的水稻可愁壞了秦先生。
秦先生:長出來都是假的,全部都是癟的,這青的全部是癟的,這還有黑的,這沒幾個是好的,全部是癟的,我們這都這樣。
秦先生告訴記者,他家種植的水稻品種是“Ⅱ優21”,水稻現在出現了這樣的情況,減產已經成為定局。
秦先生:減產,就按照一畝地一千斤來算,能減七八百斤,損失有萬把塊錢。損失太大了。
從最近的新聞報道上,秦先生也了解到今年的高溫對水稻產生一定的影響,他就猜想是不是因為高溫的原因呢?可是很快,秦先生就推翻了這樣的想法。
秦先生:你說天氣問題,人家怎么沒有天氣問題呢?人家這個好,你看人家的,他這個比較飽滿,他這個好。
原來,秦先生向同村村民打聽,沒有種植這個品種的村民,稻子長勢很好,也有粒子,但是,和他買相同稻種的村民的稻子卻都不長稻粒。
村民們說,他們的稻種都是在埠子農技站買的。
秦先生:買的時候他說好,說產量高,都劃到一畝地一千一二,我就相信他,我們農民又不懂,25塊錢一斤買的。
隨后,村民們帶著記者來到了這家種子門市,店主李女士也坦言,種子確實是在她家買的。當記者請她出示店內經營許可證和產品批號時,她給出了這樣的答復。
埠子農技站工作人員:經營許可證什么都有,拿到局里統一去審批了,現在不在是吧?對。整個帶到局里審照去了,正好換證期間。
李女士再三強調,水稻出現干癟空殼的情況并不是她家稻種出現的問題。
埠子農技站工作人員:屬于揚花時,誰家水稻抽穗遇到高溫了,開花了,誰家水稻就癟下去了。授粉的最佳溫度是20到30度,溫度超過35度,濕度低于七十到八十的,直接就不授粉了,溫度低于17度六個小時,直接就不灌漿了。
同時,李女士表示,村民向她反應情況之后,她也積極和上級農業部門反映了情況,并請專家到現場來鑒定究竟是否是種子出現了問題,可由于全市大范圍內都出現了秋收作物結實率低的情況,所以專家才遲遲沒有到現場。
埠子農技站工作人員:肯定在收獲之前要給處理了,我現在給他們的答復是,如果你鑒定出來是我的種子假了,我們找總公司賠你們,如果鑒定是氣候原因造成的,如網上所說超過35度不授粉,只有保險公司來理賠。
編者按:這水稻還有不到十天就要收獲了,既然村民們懷疑是稻種出現了問題,店家也給出了承諾,希望相關專家能夠及時趕到現場鑒定,也讓村民們能夠及時挽回損失,對于此事,我們記者將會繼續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