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新聞網 記者 陳譚
“加上國家補貼,一斤谷子一塊二角九,價格將就吧。”9月23日,八顆鎮付何村村民楊六林坐在院壩邊,看著一挑挑谷子被收購裝車拉走,一副既想賣,又舍不得賣的樣子。
連日來,秋高氣爽,正是收食賣糧的時節。但記者了解到,不少農民認為現在種子、農藥、肥料、人工工資都漲了,但糧價近幾年沒漲什么,種出來的谷子有點舍不得賣。
楊六林今年種了12畝地,畝均產谷子1100斤。他給記者算了一筆帳,一萬三千斤谷子,留下2000斤自家食用,其余1.1萬斤全賣出去,收入不到15000元。除去人工、肥料、農藥、種子等成本,實際收入不到八千元。
“如果覺得糧價低了,放段時間再賣,價格會不會高點?”記者問。
“那也說不準啊,過段時間有可能價格高點,有可能價格還低點呢。”楊六林說。前幾年就吃過一次虧。當時秋收后,收谷子的人多,價格也可以。很多人覺得谷價還會漲,就放起不賣。沒想到快到春節了,收谷子的人越來越少了,每斤少了近二角錢。
楊六林還說,谷子一般來說,當年內要賣掉。放到第二年就成了陳谷,品質會下降,到時候更賣不起錢。既然市場行情是這樣,只好隨行就市了。
新市鎮新合村的種糧戶熊樹國不一樣,他是主動找人來買糧。今年他種了80畝,畝產量達到1200斤。今年重慶糧食集團長壽分公司給出的收購價是1.14元至1.16元,加上國家補貼價0.13元,收購成交價最高為1.29元。6萬多斤谷子,一畝地賺600元,80畝賺了近5萬元。他說,只要有規模,種糧還是有賺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