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農村報訊 (記者 惠婷婷) 作為“看禾選種,助農增收”活動的承辦單位,廣西種子管理局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從有舉辦活動的初始想法,到活動規模不斷壯大,影響力逐年提升,十年來無不浸透著心血, 唯為活動取得圓滿成功,而每年的全力備戰, 只為在盛夏七月迎接數千觀眾“檢驗”。
廣西種子管理局局長李華勝自2006 年全面主持工作以來,本著為農民、科研單位、企業服務的精神,帶領全局上下著力打造“看禾選種”活動品牌,其展示規模、模式、影響力都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而這幾年,廣西種業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值此活動十周年之際,李華勝接受了《南方農村報》記者專訪,闡述十年活動的價值體現。
展示平臺:公正 公益 高效
南方農村報(下稱“南農”):“看禾選種, 助農增收”展示活動獲得六個“全國之最”評價,具體內容是什么?其公益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李華勝:六個“全國之最”是袁隆平院士給予活動的評價,即創新啟動最早、展示品種最多、良法展示最佳、參與人氣最旺、推廣面積最廣、帶動效果最好!這說明了他對我們工作的高度認可。2004年首屆活動開展,這種將水稻、玉米新品種集中展示在田間的模式,尚屬國內首例,所以叫創新啟動最早;從第一次展示205個品種,到2012年展示931個品種,數量逐年遞增,是目前全國同類型示范會中展示品種數量最多的;我們配套展示測土配方施肥、誘蟲燈、微噴節水灌溉等多項先進實用技術,呈現的效果得到參觀者的認可,這是良法展示最佳;說到參與人氣最旺,大家有目共睹,一天數千人參觀,十分熱鬧;推廣面積最廣、帶動效果最好,這兩者一脈相承,從現在種企擠著參加的積極性便可見一斑。
我們一直講“政府搭臺、企業唱戲、農民受益”,這是活動的最佳定位,由政府主辦,本身有其公正性。十年來,對于參展的各個主體,我們都是免費的,展示基地面向全社會公開,盡可能讓更多的農民受益,其公益性不言而喻。
南農:活動開展十年仍保持著持久的生命力,是什么理念作為強大的支柱?活動舉辦嘗試過哪些創新舉措?
李華勝:我認為活動的核心是服務精神,在這個公正、公益、高效的平臺上做好服務,讓參展者、參觀者、參與者都各得其所。我們的平臺對主推品種的宣傳推廣力度很大,因此每年的活動都能得到上述主體的積極響應,這就確保了活動持久地舉辦下去。
我們不以盈利為目的,“看禾選種”活動由
政府主導并得到專項支持,這確保了活動的正常運作。組織上,主要是通過廣西種子管理局系統內上下協作,將信息迅速傳遞,同時,企業自身也積極將新老客戶組織起來參加活動。仔細研究“看禾選種”活動十年,你會發現我們在內容、形式上都有很大變化。2006年開始水稻和玉米的綜合展示,而不是分開的單項展示,2009年在南寧市五塘鎮和桂林市有了固定的展示基地,近期我們設立了示范專區,像超級稻展示等。
南農:近兩年,活動展示近千個品種,如何確保如此多的品種在同一時期表達出品種特性?
李華勝:我們建立了專業的技術隊伍,以確保高標準的種植管理水平,根據作物、品種、土壤特性制定合理的方案,并將方案有效地貫徹下去。種植工人常年在基地工作,有著熟練的栽培技術,統一聽從技術總監的安排與管理,在水肥、病蟲害管理上比農戶的種植管理水平更高,并且有序地落實到位。在基地里,每天都會有種植工人進行維護,根據作物田間表現及時地調整用肥用藥。
廣西市場:包容 開放 高要求
南農:近年來,廣西種業市場價值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廣西。而業內認為,廣西對新的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管理辦法執行最為嚴格,您怎么看?
李華勝:越來越多的種子企業進入廣西市場, 是因為我們的大門是敞開的,我們以開放的態度歡迎省外優秀企業進入。他們擴大了銷售市場,同時我們的本土企業也在競爭中吸收精華提升實力,這是一種雙贏。
現在廣西市場上公司多、品種多,可能存在注冊資金虛假、硬件設施薄弱等問題,需要進行有序的管理。新證發布后,我們嚴格按照國家政策要求來執行,雖然近期會有一些公司暫時無法適應新政,但是從長遠來看,這有利于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有利于廣西市場的規范與水平提升。我們的市場是包容開放的,在這一點上并不嚴格,嚴格的是對市場個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南農:從十年“看禾選種,助農增收”活動主角內容的變遷看,您認為廣西的水稻、玉米品種正經歷著怎樣的變化?
李華勝:這兩大主角中變化最顯著的是玉米,十年來廣西整體研發水平迅速提升,其中以廣西農科院玉米所和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代表。我們這里的玉米以硬粒型品種為主,曾經正大619、迪卡007等都占有廣西市場20%以上的份額,現在我們自主培育品種的品質在全國范圍內都是非常好的,具有很大的市場潛力,像玉米所研發的桂單0810。
水稻一直是廣西的強項,尤其是感光和優質化品種,在兩廣及海南區域,品質都是一流的,目前我們關于超級稻的研發與湖南相比還有些滯后,是今后努力的方向。這十年來,整個廣西市場水稻品種越來越多,不過同質化現象也較為嚴重。另外,我們的本土企業擁有好品種,但走出廣西看仍存在發展過程中的短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