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近期天氣異常,番茄莖基腐病發病增多。現將莖基腐病發生及防治介紹如下,以供參考:
一、癥狀的識別
莖基腐病僅為害莖基部。發病初期,莖基部皮層外部無明顯病變,而后莖基部皮層逐漸變為淡褐色至黑褐色,繞莖基部一圈,病部失水變干縮。縱剖病莖基部,可見木質部變為暗褐色。病部以上葉片變黃,萎蔫。后期葉片變為黃褐色,枯死,多殘留在枝上不脫落,根部及根系不腐爛。
二、發病規律
病菌借助水流、農具傳播蔓延。只要最高溫度不超過40~42℃,病菌均可發育。在多陰雨天氣、地面過濕、通風透光不良、莖基部皮層受傷等情況下,容易發病。病菌在土壤中的存活能力強,如果不進行土壤消毒,容易連年發病。
三、防治措施
1.選用抗病品種。
2.種子處理。點種前對種子進行溫湯浸種或者藥劑浸種。
3.加強栽培管理。定植時要注意剔除病苗,幼苗定植時不宜過深。
4.加強田間管理。定植地選擇與非茄科作物實行3年以上輪作地進行定植,定植后適時適墑中耕提地溫。
5.初發病時噴灑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主要噴灑植株莖基部。也可在病部涂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200倍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