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貫徹落實2月25日“全國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電視電話會議”精神,3月4—10日,我局組成4個省市聯合檢查組,對武漢、荊州、荊門、襄陽等糧食和棉花主產區的13市及其所屬25個縣(市、區)的集中市場和部分鄉鎮的種子經營門店開展了種子執法交叉檢查和質量監督抽查,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作法和經驗
去年底以來,各地認真履行管理職責,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強了種子市場監管。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各地都成立了以種子為重點的農資打假領導小組,農業部門主要領導同志親自掛帥,分管領導具體抓,執法機構抓落實的工作專班,制訂了詳細的工作方案并組織實施。嘉魚縣分管農業的副縣長帶領農業執法人員檢查種子市場,了解春季種子市場供應和監管工作。石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種子管理工作,多次召開農業、工商、公安、技術監督、物價等部門負責人會議,研究種子市場監管工作,并開展聯合執法打假行動。
二是較早培訓約談。大部分種子管理機構在年前制定了具體的種子市場清理整頓和監管工作實施方案,有針對性地對本地經銷商開展了法制培訓或約談。嘉魚縣去年底開展了全縣種子經營戶法制培訓活動,并實行考試合格制度,對不合格的取消其經營資格。
三是強化監管措施。潛江市制定《農業行政執法人員入戶監管方案》,實行全市種子執法人員與企業或經營戶“二對一”的監管模式,入戶監管的執法人員必須做到每周一巡查,每旬一小結,每月一總結,準確掌握種子市場信息,及時糾正和查處違法行為。仙桃市全面開展“七查七禁”,內容涉及種子監管工作中的許可、品種假劣、侵權、標簽、檔案、廣告等七個方面,詳細而有針對性。石首市開展種子質量承諾,同轄區內各種子批發商簽訂雜交水稻種子安全供應責任狀,并向經銷商免費發放了《種子銷售憑證》和經營臺帳,實行可追溯管理。
四是監管較為有力。各地普遍開展了1—2次市場檢查或暗訪摸底。仙桃市加強登記備案管理,尤其對雜交水稻種子,規定凡無純度鑒定報告或報告不合格的種子一律不準上市銷售;對違法經營行為及時立案查處,目前已立案調查23起。石首市今年春季已共出動執法人員120人(次),檢查種子經營戶185家,取締無證經營4家,查獲未經審定的水稻種子1420公斤、棉花種子340公斤。潛江市從2月20日(正月十一日)開始,由農業局分管局長帶隊,組織農業執法人員對鄉鎮種子市場進行了調查、摸底和檢查,發放預警通知書14份,依法對8家種子經營戶的23個違法棉花和水稻品種進行立案調查,有效地打擊了違法行為,凈化了種子市場。
二、存在的問題
今年,各地加大春播種子市場管理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一些隱患和問題仍很突出:
1、經營未審品種的現象嚴重。本次檢查發現我省種子市場上違法品種較多(附件1)。這些違法品種中外省品種多于本省品種,且隱蔽、下移的現象越來越嚴重。
2、非法經營隱患較大。由于申辦種子經營資格條件的提高,相當一部分原來具有種子生產經營資格的小企業將面臨失去經營資質或重組的境況,這些企業的陳貨或假劣種子即將失去原有經營資格的外衣,也不可能帶入新的企業,“賺一筆走人”的現象極有可能出現;自2009年開始,連續幾年江蘇、四川制種受損,相當一部分企業手中有隱患種子,經過2、3年的“參兌種植試驗”,企業心中有底,加上近幾年各級種子管理機構分子檢測力度的加大,這些企業急于外吐隱患種子;近幾年種子價格的不斷攀升,可能會吸引少數膽大妄為者眼球;去年一些地方出現種子賠償事件,一部分理賠是用種子沖抵,企業存在賭博心理。這些都有可能出現經營者鋌而走險,銷售假冒偽劣種子,引發群體上訪事件。
3、種子標簽不容忽視。近兩年,各地對源頭企業的種子標簽監管力度有所放松,種子標簽上商品名泛濫,夸大產量、抗性、種植區域等問題日趨嚴重,標簽監管不容忽視。
4、經營檔案不規范。種子經營檔案管理流于形式,有的經營戶不用當地統一印制的銷售檔案、憑證,有的填1、2頁應付檢查,甚至根本不填寫。個別地方有應付檢查的現象,整個市場幾乎看不到違法行為,門店擺放整齊一致,質量追蹤卡和銷售票據填寫規范,但進一步查看賬本或電腦記錄,可以發現經營者刻意掩蓋的問題,經營者不能自圓其說。
5、監管工作進度不平衡。多數地方對種子監管工作的重要性認識較深,有領導,有措施,有行動,但個別地方行動緩慢,存在監管不到位的現象。
三、措施和要求
1、認清形勢,增強種子市場監管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各地要按照農業部、省農業廳和我局關于種子市場監管工作的方案和要求,認真開展春季種子專項清理整頓行動,嚴肅查處市場檢查中發現的違法行為,杜絕假劣種子下田,確保不出大的種子質量問題和群體事件。
2、依法查處,全面履行監管職責。種子市場監管是法律賦予種子機構的神圣職責,也是種子管理的最后關口。我局將執法交叉檢查中發現的涉嫌經營、推廣應當審定而未經審定品種名單及其被檢轄區內涉嫌從事違法行為的種子經營門店的情況發給你們(見附件),各級種子機構要一一對照,結合本地市場整頓的情況,認真開展種子市場檢查和案件查處工作,凡本轄區發現違法品種的,一律責令經營者停止違法行為,依法登記保存,立即立案查處。此外,我局對檢查中發現涉嫌存在違法行為的源頭企業進行了篩選,對案情重大、情況復雜的,省局將直接辦理,各地要積極配合;其他違法企業的調查核實,省局將責成各市依法核實處理。(具體內容和要求見附件3)。
3、加強督辦,始終保持種子市場監管高壓態勢。4月份,我局將組織執法人員分赴各地,對《通報》中指出的問題進行回訪和督辦。對縣級種子管理機構有案不查、不按規定辦理相關移送手續、隨意更改處罰種類、額度等不作為、亂作為的,責成上一級種子管理機構直接查辦相關種子違法行為,并將情況通報當地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對市一級種子管理機構有案不查、不按規定辦理相關移送手續、隨意更改處罰種類、額度等不作為、亂作為的,省局將直接查辦相關種子違法行為,同時,通報當地農業行政主管部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