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科技 » 正文

小麥土傳花葉病發生特點及危害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3-01  來源:河南遂平農業局  瀏覽次數:283
 

    在遂平,每年春季過后到小麥返青時期,總有一些群眾打電話或帶著麥苗到縣鄉農技推廣部門咨詢自己的麥田到底得了什么病,也有的說得了“黃銹病”。 
 
     其實這是小麥土傳花葉病在作祟。遂平縣每年發生的小麥病毒病有三種,分別是小麥土傳花葉病、黃矮病、叢矮病。后兩種在今年春節前后發病不具備條件,因為今年蚜蟲越冬基數低且少,比較三者的發病癥狀及規律,再經過對比得病麥苗也不難看出,目前遂平縣發生的是小麥土傳花葉病。  

    1、小麥土傳花葉病是土壤禾谷多粘菌傳播的病毒病害總稱。感病后明顯特征為葉片扭曲,葉面有突起點,葉片扭曲和突起部位進而黃化,形成黃葉;病株莖桿中空且明顯軟化,后期極易倒伏,嚴重影響產量。  

    發病規律:該病是以自然介體禾谷多粘菌傳播,可隨耕作、流水等方式擴大危害;一般溫度在10-25℃顯癥,高于20℃病菌隨介體進入休眠狀態;春季多雨潮濕、地勢低洼、重茬連作、沙土地等均有利于病害發生;灌溉地水流的下方嚴重。  

    2、小麥黃矮病:小麥從幼苗到成株期都能感病。苗期感病時,葉片失綠變黃,病株矮化嚴重,高度只有健株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甚至更矮。典型癥狀為:上部幼嫩葉片從葉尖開始發黃,逐漸向下擴展,使葉片中上部也發黃(發黃部分一般占全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發黃葉片呈亮黃色,鮮艷有光澤,葉脈間有黃色條紋,所以叫做黃葉病。早期病株在田間呈點片分布,感病晚的病株常單株分散在田間。小麥黃矮病主要以蚜蟲吸食麥苗并傳毒。  

    3、小麥叢矮病:染病植株上部葉片有黃綠相間條紋,分蘗增多,植株矮縮,呈叢矮狀。冬小麥播后20天即可顯癥,最初癥狀心葉有黃白色相間斷續的虛線條,后發展為不均勻黃綠條紋,分蘗明顯增多。輕病株返青后分蘗繼續增多,生長細弱,葉部仍有黃綠相間條紋,病株矮化。一般不能拔節和抽穗。小麥叢矮病毒不經汁液、種子和土壤傳播,主要由灰飛虱傳毒。灰飛虱吸食后,需經一段循回期才能傳毒。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