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現今年糧食生產高產,寧夏農業部門新近提出構筑“西部黃金制種產區”的目標,力爭全區各類農作物繁制種面積突破65萬畝,產值達到17億元。
在政策支持方面,以科研院所為主體的公益性育種和以企業為主體的商業化育種相結合,組織專家團隊分作物、分區域、分階段開展聯合攻關,選育一批優質、高產、多抗的優新品種;建立育種創新獎勵制度,對自主選育并通過國審和自治區審定的主要農作物品種予以補助。引進試驗適宜本區種植的農作物品種,規范品種參試條件和續試標準,篩選出一批適合不同生態區、不同栽培模式的系品種。
加大農作物新品種展示示范園區建設力度,以15個核心園區為中心建立輔助示范點,以實際效益為基礎,公開、公平、公正評定一批主推品種。
提升種業的龍頭帶動能力。支持種子企業與農科院所等科研單位形成緊密戰略聯盟或聯合組建大型種業集團,提高種子產業集中度,集中培育4~5家自治區發證、1~2家農業部發證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
發揮農作物育種創新補助和優新品種推廣獎勵資金的導向作用,重點支持注冊資本3000萬元以上種子企業組建新品種選育科研隊伍,建設品種研發中心,創新育種科研方式,逐步建立以企業為主的商業化育種新機制。
引導種子企業改造現有加工設備,提升加工技術水平,支持種子企業采取土地流轉或與合作社聯合等方式,建立集中穩定的種子生產基地,不斷提高加工、儲藏和種子檢驗檢測等基礎設施水平。
切實落實種子企業的稅收、信貸、土地、設施等優惠政策、拓展種子生產保險試點,全力實現寧夏育繁推一體化現代種業龍頭“零”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