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于麗爽
“對我們合作社來說,銷售太關鍵了。要舍得花錢,花5000元錢雇的銷售,就比花3000元錢雇的好多了。”記者見到張濤時,她正利用休息時間,和延慶團代表、綠菜園合作社理事長趙玉忠一起,交流合作社的經營管理經驗。參加北京市兩會,張濤抓緊時間,多問,多聽,多學習。
張濤,平谷榮濤豌豆產銷合作社理事長,新當選的市人大代表。帶動3800戶農戶,在京郊及周邊地區種植豌豆10萬畝,年產豌豆過萬噸,掌握了國內豌豆種子市場的定價權。誰能想到,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通過小小的豌豆,發展成如此大的事業。
“最早我就是倒騰豌豆,在農村收,到城里賣。后來發現,收豌豆得全國跑,風險大,還不如自己種。”2003年,已經是成功商人的張濤回到村里,請來中國農科院的專家當顧問,帶領村民一起發展豌豆種植。開始還只是在平谷,慢慢就擴大到了順義、密云、通州、昌平,又擴大到河北省的三河、薊縣、張家口。2008年前后,國家鼓勵農民組織起來成立合作社,一起闖市場,張濤帶領跟她一起種豌豆的農民,成立了“榮濤豌豆產銷合作社”。
之所以沒叫“種植”合作社,是因為張濤有更大的野心――賣豌豆,以去年為例,一斤才兩三塊錢;要是做深加工,賣豌豆酥,一斤就是10多塊錢。張濤認為,只有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讓豌豆多賣錢,合作社才能帶領農民增收致富。2010年,合作社注冊了“榮濤食品公司”,建起1700平方米的封閉式車間,請中國農大的教授做指導,生產豌豆酥。2011年,豌豆合作社給社員的返利是420萬元;2012年,因為豌豆酥的投產,這個數字增加到560多萬元。“今年的目標是1000萬元!”張濤面帶笑容,信心十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