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農村報訊 (見習記者王俊峰 實習生歐陽士考)隨著“三打”工作順利完成,英德農業局開始著力部署“兩建”工作。據了解,英德農業部門檢查各類農資產品經營門店500多家,查處了一批涉嫌問題種子、農藥、化肥、飼料,合計上繳罰沒款21萬元,并取得多項突破。英德市農業局副局長李政文表示,農業局正在籌備召開農資經營示范點現場會,推廣示范店的先進做法和經驗。
為推進農資店規范化經營,創建良好市場經濟環境,英德農業局擬選擇英城、石灰鋪、橋頭等三個鎮,召開農資經營示范點現場會。李政文稱,為了更好地監督管理農資門店,農業局將在現場會上與農資店老板簽署一份《農資產品質量安全責任書》,其中規定了農資經營者應遵守的各項規定。此外,會上將提出農資經營者應遵守的具體要求,如健全進銷臺賬和索證索票制度、售后服務管理制度、退換產品制度和及時賠償制度等。“責任書是一種很好的規范,簽署之后,經營者們就必須嚴格地遵守相關規定。一旦違反條例,將接受農業、工商等部門的處理,這對建立良好的市場秩序將大有裨益,”李政文表示。
李政文還介紹,在“三打”中實現了“從小打到大打”的突破。農業局組織執法人員,檢查各類經營門店500多家,查出涉嫌問題水稻種子約700公斤、農藥約1500公斤、化肥約5000公斤、飼料約1200公斤等。共摸排線索65條、立案查處53宗,合計上繳罰沒款21萬元。其中,在今年5月的一次查出涉嫌經營偽劣農資產品,涉案值約20萬元的行動中,由英德市副市長巫定敬親自包案督辦,沖破重重阻力,最終查出了一批問題農藥、肥料,依法對涉案批發倉庫處以14.7萬元的經濟處罰,并責令其整改。該行動實現了大案要案“零”的突破,意義深遠。
“行動的目的不是為了把問題門店或企業徹底打倒,而是要發現問題,全力改進。”李政文稱,農業局的行動必須“教育與懲罰相結合”、“處罰與性質相對應”,靈活處理遇到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