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變服務 效益持續最大化

“光靠賣種生存的時代已不復存在了!只有良種+良法+服務,才能最大限度實現良種效益持續化和最大化!”荊楚種業總經理莊世界對記者說。“公司堅持每年把育成的品種在集中產區辦高產示范樣板,種給農民看,帶動農民干,實現了種植一片,成功一片,輻射一方,造福一方。現在公司年供種覆蓋面積1000萬畝,農民通過使用良種年節本增收10億元。”
河南天存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則堅持服務型營銷的經營理念,依托旗下的周麥系列品種,成立了育種家技術服務團,先針對于每個品種的栽培管理需求整理出科學的技術指導方案,再利用渠道終端客戶建立詳細的種植戶檔案,最后通過公司搭建的“E信通”短信服務平臺,在種子的每個生育期以短信的方式進行栽培技術指導,以較少的成本實現了售后技術服務全過程。總經理李青竹表示,今后公司將積極參與產品種植過程的相關服務,形成從整地播種、灌溉管理、病蟲防治到種子收獲一整套周麥服務體系。

為讓農民能買到好種子,用好好種子,產出好效益,隆平高科創立了貫穿農業生產全產業鏈的綜合農業服務體系,成立的隆平高科種糧專業合作社,率先完成了從“種子供應商”到“農業服務商”的轉變。
“加入隆平糧社后,真正用上了放心的好種子,由于統一購種,價格也比市場低,產的糧食賣給糧社價格比市場價要高30%,再加上賣糧時返還50元/畝的種子錢,每畝能增收450元左右。現在我們種田更踏實了!”望城縣烏山隆平糧社的農戶何山紅笑著說。
隆平糧社監事長朱政剛告訴記者,糧社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民”的形式,以“多種糧、多產糧、產好糧、促增收”為宗旨,帶領合作社成員走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管理、產業化經營的道路,5年來增產糧食12萬噸,累計為農民降低生產資料成本約130多萬元,增收3100余萬元,給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以變應變 政府服務意識也在變
農業部種子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國務院8號文件下發以來,上下聯動、齊抓共管,中央有關部委迅速落實配套措施,29個省(區、市)政府及時出臺配套實施意見,制定種業扶持政策,推進種業發展的政策之密集、含金量之高前所未有,初步形成了現代種業發展政策支持體系。今后農業部將堅定不移按照國發[2011]8號文件的要求,全力推進《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盡快出臺,進一步完善種子儲備制度,推動制種保險等政策落實;堅定推進科研單位與商業化育種、與所辦種子企業“兩分離”,推動科研單位加強基礎性研究、企業加強商業化研發“兩加強”,促進科研單位與企業、基礎研究與商業化研發“兩合作”;探索開辟品種審定“綠色通道”,加快推動國家級種子生產基地建設,扶持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做大做強;進一步加大種子市場監管力度,確保生產用種質量和生產供種安全。真正為種子企業搭好臺、服好務,科學、務實、高效地推進我國現代種業發展。
一路走來,記者深深感到,蝶變的種子企業正逐步成為中國民族種業的脊梁,點亮了中國種業強國夢!只要堅持以現代種子企業為主體,以基礎性研究開發與商業化育種相結合的科技創新機制為支撐,以市場配置資源為主導,以政府扶持、調控、監管為保障,以滿足和服務市場需求為基礎,定能打造出“和諧生態的種業航母”,在政策、激情、責任共同匯聚的巨大正能量推動下揚帆遠航!中國種業強國夢也不會再遙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