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訊(記者胡佳逸)今年以來,市農業行政執法支隊在開展食品安全集中治理整頓“天安行動”中,共查獲14000余公斤假劣農資。昨天,這批假劣農資被集中銷毀。市政協副主席蔣來清出席銷毀行動。“甲拌磷”是蘇州禁用的有毒農藥,但由于它有著很強的殺蟲功效,仍有種植戶在違規使用。在執法過程中,執法人員發現,這一農藥甚至被違規添加進了專用于桔樹的殺蟲藥中,以增強治蟲效果。“農作物使用農藥后,必須有一定的安全間隔期才能食用,一般用于桔樹的農藥的安全間隔期在一周左右,而"甲拌磷"則至少需要20天,如果種植戶提前采摘,桔子上就極易產生農殘超標,危害人體健康。”執法人員介紹說。
據市農業行政執法支隊支隊長顧水平介紹,在此次銷毀的假劣農資中,除“甲拌磷”為禁用農藥外,其余大部分為假冒、劣質產品,如農藥、獸藥中的有效成分不足,影響治蟲效果,或者飼料中營養成分不達標,影響畜禽、魚類生長,坑害農民利益。“與往年相比,今年查獲高毒農藥數量有所減少,這一方面是因為近年來,我市推廣了殺蟲燈等物理防治技術以及高效、低毒、低殘留等生物農藥技術,另一方面也與在全市范圍內推廣農藥零差價集中配送工程有關。政府直接將農藥配送至各農戶,每一批農藥都經過了嚴格的檢驗,保證了農藥質量。另外,對于非政府集中配送的小品種農藥和種植戶由外地帶入的各類農資,我們也專門加大了抽檢和巡查力度。”顧水平說。
據統計,今年以來,我市先后組織了春季農資打假和夏季農資打假“百日行動”,開展了農藥、種子、肥料、飼料、獸藥等專項整治活動,有效打擊了各類違法行為。據統計,今年全市共出動執法人員4620人次,查處涉農違法案件85起,其中2萬元以上大要案12起,收繳各類假劣農資14000余公斤。當天,假劣農資都被送往位于吳江的綠怡固廢回收處置有限公司集中銷毀。
作者:胡佳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