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網訊 豫南“秈改粳”項目自今年2月正式啟動實施以來,市農科院等有關單位理清思路,完善方案,采取措施,扎扎實實推進項目實施。截至目前,共組織示范新品種17個,確定主導示范品種8個,建立“秈改粳”高產示范點47個,總面積達30750畝,示范點預測單產達到696公斤,最高單產超過900公斤。
豫南“秈改粳”項目是我市首次主持承擔的省級重大科技專項。為此,我市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市科技、農業等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并將“秈改粳”列入2012年市政府重點工作之一,有關縣區也成立了相應的領導小組。市政府督查室根據工作要求,按月督查“秈改粳”項目進展情況。組建項目隊伍。根據擇優選擇,我市確定了農業科研、農技推廣、種子、稻米龍頭企業等19個單位參與“秈改粳”重大科技專項實施,參與的農業科技人員達到111人,其中高級技術職稱43人、博士7人、碩士20人;參與市、縣“秈改粳”領導小組成員的各級領導干部和工作人員超過200人。明確責任分工。對參與單位進行了科學分工,明確了參與單位的目標任務及責任,簽訂了“秈改粳”課題項目及產業化目標任務書。加強技術指導。該項目實施以來,市、縣兩級共組織培訓89場次,培訓基層農技人員、種田大戶和農民11200人次,發放技術資料4萬多份;農技人員蹲點包片,長期堅持在粳稻生產第一線,及時指導農民粳稻生產。市科技局專門從信陽農專、市農業局等單位選派了一批科技特派員,到指定基地指導粳稻生產,并配套專項資金,專程服務“秈改粳”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