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林艷騰 通訊員胡志明)“自主研發農業科技項目效益明顯。”今年以來,市農業局農科所選育出一批農作物新品種,又一批農業科研項目獲各級科技成果獎。該所相關人員介紹,新品種不僅畝產增加,而且形狀好,市場價格高,有效帶動一方農戶致富。
新品畝產增加13%
在日前公告的市科技進步獎項中,市農科所申報的“櫻桃番茄新品種紅艷艷1號的選育與應用”項目名列其中。
“市場上好的蔬菜種子近9成進口。”市農科所林濤分析,由于過度依賴進口種子,“沒有掌握價格話語權,菜田種菜成本普遍偏高。”
通過長期選育研發工作,市農科所研究的櫻桃番茄新品種“紅艷艷1號”終于成型,獲得省級品種認定。與普通的種子比較,“紅艷艷1號”長勢強、不易早衰,而且果型更適合市場需要。
“畝產增加13%左右。”林濤介紹,新品種風味好,更具商品性,市場價值可以比普通的高0.2—0.3元/斤,如果按普通品種畝產7000—8000斤計,每畝增產約2000元。
“新品種可以豐富農民對種子的選擇。”市農科所相關人員稱,今年以來,我市選育出一批農作物新品種,如育成2個龍眼新品種(泉龍142、泉龍222)通過福建省品種認定,2個花生新品種(泉花2197、泉花27)通過江西省審定,其中泉花27還通過廣西壯族自治區品種審定。
籌建果蔬產業聯盟
不僅是蔬菜,我市在龍眼、紅心甘薯等果蔬品種研究方面都有一定的成果。長期研究甘薯的市農科所傅文澤介紹,我市選育的泉薯84號推廣多年,這種甘薯產量和普通甘薯相當,但是含的淀粉卻高出10%—15%,而甘薯淀粉是食品加的重要原料,含量高就意味著產量高。泉薯10號還含高胡蘿卜素,“普通品種胡蘿卜素含量在0.06—0.07毫克/克,而泉薯10號的胡蘿卜素含量在0.1毫克/克。”
借力可以更好地提升。該所相關人員坦言,在研發上,我市農科所還依托泉臺優勢,組建福建省對臺合作引種創新基地。今年3月初,農業部種子工程“福建省對臺合作引種創新基地建設”項目經農業部批復,又一國字號項目落戶泉州。而為整合泉臺兩岸果蔬產業優勢資源,市農科所將牽頭組建泉臺果蔬產業基地技術聯盟,并于近期召開聯盟成立大會,“通過產學研,提升自身研發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