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點
公司商業化育種體系日臻完善,優質品種層出不窮。公司目前在水稻種子產業方面已經形成了“自主研發平臺+湖南雜交水稻育種中心+外部科研院所合作”的多層次商業化育種體系。其中自主研發方面,形成了由亞華種業科學研究院、超級雜交稻工程研發中心、上海隆平農業生物技術公司以及菲律賓研發股份中心等承載的自主研發平臺,分別從事傳統育種技術、分子輔助技術以及海外品種的研發;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與在國內外水稻育種屆享有盛名的湖南雜交水稻育種中心(即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簽定了全方位合作協議,其全部科研成果由公司獨享開發權。這兩方面動作使得公司享有超越同行的育種資源壟斷優勢。除此之外,公司還重視與外部科研資源的聯系,與中國水稻研究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與國際水稻所、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所、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等著名科研院所開展緊密的科研合作。
公司在商業化育種體系方面的努力使得公司的品種獲得能力不斷增強,優質品種層出不窮。2011 年,公司的中稻Y 兩優1 號已成為全國雜交水稻播種最大的品種,玉米隆平206 也成功躋身全國第一梯隊。預計后期還有C 兩優608、兩優1128、深兩優5184 等優質中稻品種以及隆平207、208、211 等優質玉米品種繼續發力。
資產重組中止但整合戰略未變。近期,公司公告稱:由于相關條件尚欠成熟,將中止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并承諾自本公告刊登之日起三個月內不再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但是,公司整合主要子公司少數股東權益的戰略未發生變化,將積極創造條件,在條件成熟后推進重組工作。我們認為,條件不成熟可能跟被整合對象(即公司下屬兩家子公司-安徽隆平和湖南隆平)所牽涉的少數股東權益確權事宜尚未完成有關,待確權事宜得以妥善解決后,公司將會再度啟動資產重組計劃,啟動時點可能會延遲到明年。公司進行資產重組需要在設計上使得子公司核心管理層利益與上市公司的利益一致,以便推進主要子公司的業務整合,從而促進公司不同品種的事業部改革,提升研發創新能力和運營管理效率。
人事調整啟動,業務整合先行。在籌劃本次資產重組期間,公司還在人事安排方面做了一些積極的調整,任命湖南隆平、安徽隆平兩大子公司的總經理為上市公司的執行總裁和產業總監,分別負責水稻種子和玉米種子事業的運轉和發展。我們認為,這次人事調整的意義比較重大,可以理解為在資產重組未完成的情況下,公司依然在人力資源等其他領域積極推動子公司的業務整合。
少數股東權益收回可增厚公司業績。目前,少數股東權益占上市公司合并報表利潤的40%,占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的比重大約是2/3,如果少數股東權益確定是以非公開定向增發的方式收回,那么經我們測算,只要增發PE 低于增發時公司PE 的90%,少數股東權益收回就可一次性增厚公司業績,具體增厚的幅度要視發行PE和增發時公司PE 的比值而定,比值越低,則業績增厚的幅度越大。除此之外,少數股東權益一旦收回,子公司負責人回歸上市公司管理層,公司也可能會考慮授予股票期權等激勵方式,以促使未來子公司管理層與公司的利益趨向一致。
2012 年行業面臨去庫存壓力,公司業績增速或放緩。2011/12 制種年,由于制種期間天氣表現良好,全行業制種產量和供種量有較大幅的增長,據全國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預測,全國水稻種子供種量達到3.4 億公斤,同比增長了0.3 億公斤,增幅是10%左右,而需求量和去年相比僅增加0.1 億公斤,供給增加超過需求增長導致余種量有了較大幅度增長。如果12/13 制種年再發生這種狀況,行業所面臨的去庫存壓力將會明顯增加,預計種子產品價格漲幅將承壓回落。
盈利預測
維持“增持”評級。我們對公司的盈利預測并未考慮資產重組事項的影響,所以此次重組中止,我們也不會調整盈利預測數據,預計12/13 年的EPS 分別為0.52/0.74 元,對應PE 為47/33 倍,估值有優勢,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
種子價格漲幅不如預期,天氣等自然風險導致制種產量下滑,內部整合進展不順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