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仙子1號節瓜涼拌生吃口感很好。
節瓜表皮毛毛的,還有臘,你可能想不到,它能當水果吃!20日中午,來自北京、湖北、湖南、海南等地及區內的100多位種植大戶、種子經銷商,在南寧品嘗到了涼拌“甜仙子”節瓜的美味,口味比黃瓜更脆更甜。這種節瓜是廣西大學劉政國博士花10多年時間培育出來的新品種—— “甜仙子”水果型節瓜。
當日,節瓜新品種技術交流會在距離南寧市區30公里外的一處百畝示范基地召開,“甜仙子”、可當鮮瓜和老瓜賣的“黑仙子”節瓜受到了北京采購商王先生的青睞,他立即訂購了500公斤往北京銷售。
一桌菜被兩大“仙子”搶盡風頭
王紅強在北京全聚德當了4年廚師,2003年開始從事特色肉類食品的銷售,專門將“魚唇”等精致的食品進行包裝,賣給北京的高檔酒店。哪個菜好不好吃,有沒有銷路,他一試便知。
20日,王紅強品嘗了涼拌的“甜仙子”節瓜、清炒“黑仙子”節瓜、海鮮“黑仙子”節瓜湯后,頻頻點頭。他說:“我現在轉做特色蔬菜,特地從北京跑到南寧來找些新品種,幸運的是,前幾天我在五里亭批發市場見到了‘甜仙子’和‘黑仙子’,現在嘗了這兩種節瓜,覺得瓜肉緊密,口感甜脆,風味很獨特,真想不到南寧有這么好的新的特色蔬菜。”
當天的午宴有白灼蝦、香芋扣肉、白切雞、燒鴨等眾多菜肴,100多位種植大戶、種子經銷商眼睛直盯著那3碟節瓜菜,不斷下筷。可見,兩大“仙子”節瓜搶去了眾菜肴的風頭。
用10多年時間兌現育“懶人瓜種”
節瓜是南方群眾喜愛的蔬菜,其受歡迎程度與北方的大白菜有得一比。普通節瓜的種植護理費時費力,集中上市時價格上不去,有時只賣得三四角錢一斤。廣西大學農學院園藝系副教授、蔬菜學博士劉政國心想,能不能研發出護理起來容易的“懶人瓜”和可當水果吃的節瓜,讓農民容易種還能增收呢?
為此,從1999年開始,劉政國和他的研發團隊花了10多年時間,從改良原有的節瓜品種開始,推出了改良型的“綠仙子”節瓜。之后,他又選育出了“甜仙子”水果型節瓜、“懶人瓜”——“黑仙子”節瓜。新種子育出來后,劉政國在南寧市江南區選取一塊100畝的示范基地,開始進行種植試驗。
今年5月20日,在綠油油、標準化程度很高的示范基地里,“甜仙子”掛在藤上,皮色翠綠,果型勻稱,較普通節瓜細長;“黑仙子2號”節瓜是節瓜中的小型瓜,嫩瓜僅有1-1.2公斤;“黑仙子3號”、“黑仙子5號”節瓜中的中大型瓜,最大分別可達12公斤、25公斤以上。
看到田里的節瓜瓜型好、不施農藥也無病蟲害,欽州小董鎮的種植大戶黃先生直嘆:“真是靚貨!”
劉政國博士介紹,“懶人瓜”是名副其實的,比如每年12月、1月、2月將“黑仙子”的種子種下,4月至10月期間都是采摘期,一茬瓜可當兩茬收,嫩瓜可當節瓜賣,老瓜可當冬瓜賣。“黑仙子”還非常耐儲運,采摘后放上半年不成問題,農戶可以選擇在價高時再銷售節瓜,保鮮期比普通的大冬瓜長上一倍。
一粒種子將改變節瓜產業
去年9月,第一批“甜仙子”、“黑仙子”上市了,每天有500-1000公斤供應南寧市場,批發價為3-3.6元/公斤(價格隨行就市,比普通節瓜的單價每公斤高1元左右)。部分市民嘗鮮了,但也不知道這二大“仙子”的來頭。直到今年5月起,劉政國博士和示范基地周邊的種植大戶種植的“甜仙子”、“黑仙子”集中上市,每天供應量達1萬-3萬公斤,才有更多市民嘗到了它們的美味。但對于南寧乃至區內外市場的需求來說,要想更多人吃上這兩個新品種,還有待時日。
“一粒種子改變節瓜產業,新品種節瓜研發、試種、試銷成功將給推動節瓜產業增效,農民增收。”自治區農業廳經濟作物處副處長覃漢林說。“甜仙子”、“黑仙子”的種子比普通節瓜的種子要小,可別看它小,一粒種子能長出15個以上的節瓜。劉政國博士與廣西泰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正將種子推向全國各地。













